第1174章 上任第一天(1 / 2)

加入书签

这次会议更像是一个简短的欢迎会和汇报会。

首先是袁学民正腔圆地宣读了关于李仕山和田少兵的任命文件。

紧接着作为班长的姚星亮,代表安江市委对李仕山的到来再次表示热烈欢迎,措辞得体,如同教科书般精准。

紧接着,姚星亮便借着袁部长在场这难得的机会,开始简明扼要地汇报安江近期的发展情况,重点突出了江北新区的建设进展和招商引资的亮眼成果。

李仕山看着大屏幕上精心准备的ppt,心里念叨一句,姚星亮果然老道。

不错过任何机会向上级领导展示成绩和思路,这是一位成功官员深入骨髓的本能。

姚星亮控制会议时间的节奏非常精准,汇报结束,墙上的时钟指针不偏不倚,刚好指向十一点,非常完美的衔接到午餐时间。

于是,在姚星亮“简单吃个便饭”的盛情邀请下,袁学民部长也“勉为其难”地点头应允。

这顿“便饭”的地点,被特意安排在了江北新区一家新开业的高档酒店。

这自然是姚星亮的又一记妙手。

让省里领导亲眼见证江北新区的日新月异与繁华景象,将这政绩工程最光鲜的一面,再次烙印在领导脑海里。

午宴气氛融洽,觥筹交错间,宾主尽欢。

宴席结束后,袁学民便与众人道别,黑色的奥迪A6载着他返回省城。

在常委楼下,姚星亮只是停下脚步,与李仕山又握了握手,语气很是温和。

“仕山同志,一路辛苦,先好好休息两天,熟悉熟悉环境,工作上的事不着急。”说完,他便转身上楼。

李仕山却感觉姚星亮的话里有些异样。

他手头应该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那件事似乎并不希望自己这个新来的副手掺和。

李仕山微微一想,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件事大概率就是汽车城配套项目吧。

就在姚星亮刚走,一位早已等候在旁、年约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立刻迎了上来。

午宴时有人介绍过,他是前任市委副书记章化寻的秘书,同时也是市委副秘书长——孙浩明。

“李书记,您的办公室已经准备好了,请随我来。”孙浩明态度谦恭,侧身在前面引路。

李仕山的办公室位于常委楼二楼,是一间坐北朝南的屋子,采光极佳,视野开阔,算是这一层楼里位置最好的房间之一。

他的头顶正上方,便是市委书记姚星亮的办公室。

这间屋子李仕山很清楚,就是前任市委副书记章化寻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面积是标准的十八平方米,不大,但布局规整。

装修简洁大气,深色的办公桌,满满当当的书柜,一组皮质会客沙发,显得清爽而肃穆。

窗台上几盆绿萝生机勃勃,为这间充满政治气息的房间增添了一抹绿意。

孙浩明又指着办公室里侧一扇不起眼、光秃秃没有任何标识的深色木门,介绍道:“李书记,这是资料室,您需要查阅什么,或者想清静一下,随时可以使用,绝对没人打扰。”

“您还有什么需要的,随时和我说。”

他这话说得含蓄,但李仕山心知肚明。

那扇门后面,就是属于自己的、不算在办公面积内的休息室。

李仕山微微点头,笑着说道:“暂时不需要别的,这样就很好了,辛苦孙秘书长。”

“应该的,李书记。”孙浩明应了一声后,随即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双手递上。

“李书记,这是章书记近期完成以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清单,请您过目。您后续需要任何相关资料,随时吩咐我就行。”

章化寻已经去省里了,孙浩明这是代替他与自己交接工作。

李仕山接过文件夹翻开,里面罗列得颇为详细。

一、党建工作:

牵头筹备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已完成方案制定)。

主抓“五星支部”创建评选活动(已进入实地考核阶段)。

分管市委党校日常工作,负责下一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课程审核(进行中)。

......

二、协调工作:

受市委委托,联系市人大、市政协日常工作,协调重点议案、提案办理(常态化工作)。

分管市委政研室,牵头组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调研(《安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课题进行中)。

协助市委书记处理日常事务,主持书记办公会交办事项的落实(常态化工作)。

......

三、专项工作:

兼任市委政法委书记期间,负责全市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回头看”工作(已接近尾声,待总结汇报)。

联系党群口、农业农村口工作,负责协调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推进中)。

受省委组织部委托,代为考察部分市管副厅级后备干部(已完成初步摸底)。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