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一朝风卷严霜骤,羽落如雪堆寒岫(4 / 6)

加入书签

若秦云敢调动兵力作乱,便就地拿下。”

谢渊的部署环环相扣,既符合大吴官制规制,又能应对石崇的各种反扑。林朔看着案上的舆图和文书,心中愈发敬佩——谢渊不仅有破奸的勇气,更有筹谋的智慧,每一步都走得稳妥,却又暗藏锋芒。

诏狱狱卒休息室里,王三正坐在桌前擦拭食具,徐靖突然推门进来,将一个小瓷瓶放在他面前,声音低沉:“今夜,用这个,掺在于科的参汤里。”王三的手猛地一顿,瓷瓶上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让他浑身一颤——他知道,这是“牵机散”,去年石崇就是用这东西,毒杀了知晓他秘密的镇刑司旧吏。

“大人,于科大人是忠良,咱们……”王三试图求情,话未说完便被徐靖打断:“不该问的别问!”徐靖的语气带着威胁,“你的妻儿还在石大人府中,若你不照做,明日你就等着为他们收尸吧。石大人说了,只要办妥此事,就放你妻儿回来,还升你为狱卒统领。”

王三攥着瓷瓶,指尖冰凉,脑海中浮现出妻儿的面容——儿子才五岁,女儿刚满三岁,他们还在石崇府中受苦,若他不照做,后果不堪设想。可于科的身影也在他脑海中浮现:上个月于科生病,他送药时,于科还劝他“好好做人,莫要助纣为虐”,还把自己的棉衣送给了冻得发抖的狱卒。

“大人,能不能……能不能换个办法?”王三的声音带着哭腔,“于科大人罪证未明,就这样杀了他,怕是不妥。”徐靖冷笑一声:“妥不妥,轮不到你说!你只需记住,今夜三更前,必须让于科喝下参汤,否则,你妻儿的命,就保不住了。”

徐靖走后,王三坐在桌前,双手抱头,痛苦地嘶吼一声。他拿起瓷瓶,想要扔掉,却又想起妻儿的笑脸;他想向玄夜卫告发,却又怕石崇提前对妻儿下手。最终,他还是将瓷瓶藏进了袖中——在权势与亲情的胁迫下,他选择了妥协,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了谢渊布下的网中。

傍晚时分,王三去诏狱厨房取参汤,张老栓正在灶台前忙活,见他进来,故意放慢了盛汤的速度:“王兄弟,今日这参汤熬得久,你可得小心端,别洒了。”他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示意王三袖口——张老栓早已从玄夜卫缇骑那里得知王三要下毒,故意提醒他。

王三心中一惊,连忙捂住袖口,强装镇定:“张老叔放心,我会小心的。”他接过参汤碗,快步走出厨房,却没注意到张老栓悄悄跟了上去,更没注意到墙角的阴影里,玄夜卫缇骑正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周显在玄夜卫总司的书房里,正与张启核对西山仓的档案清单。按《大吴玄夜卫档案管理细则》,西山仓自德佑年间起的所有出入记录,都需在玄夜卫留有副本,张启正逐一比对副本与卫所上报的清单,试图找出异常。

“大人,发现问题了。”张启指着清单上的一处记录,“天德元年三月,镇刑司裁撤后,曾有一批‘旧档’从西山仓调出,标注为‘移交刑部’,但刑部那边的接收记录里,并没有这批档案的信息,而且调出人签名是‘石崇’,按规制,镇刑司裁撤后,石崇已无权限调动仓内档案。”

周显接过清单,仔细查看,眉头紧锁:“这就是了,石崇必然是借‘移交刑部’之名,将核心密牍留在了仓内,还伪造了调出记录。明日查验时,重点查这批‘未移交’的档案,若能找到,便是石崇的罪证。”

他转身对玄夜卫千户道:“明日一早,你率两队缇骑,提前抵达西山仓,封锁外围,禁止任何人出入;待我与刘景大人到达后,再开启仓门,按清单逐一核对,若发现档案缺失或被动过手脚,即刻封存,带回玄夜卫勘验。”

千户躬身应道:“属下遵令。”周显补充道:“另外,派两名缇骑,暗中盯着石崇的府邸,若发现他派人前往西山仓或诏狱,即刻禀报,不可打草惊蛇。”

与此同时,周显还接到了谢渊的传信,得知王三今夜要毒杀于科,他立刻传信给诏狱内的缇骑:“今夜三更,若王三带参汤进入内牢,先不要动手,等他将参汤递给于科时,再以‘查验食物’为由,当场拿下,人赃并获。”

他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盘算着——明日既是查验西山仓的日子,也是揭露石崇毒杀阴谋的日子,只要这两件事办妥,石崇的罪行便会暴露无遗。他拿起案上的玄夜卫印鉴,在查验文书上盖下印鉴,动作沉稳而坚定:“绝不能让奸佞之徒,毁了大吴的江山。”

石崇在府中召见秦云时,夜色已浓。秦云身着京营副将的铠甲,走进书房,躬身行礼:“末将秦云,参见大人。”石崇起身,走到秦云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秦副将,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件关乎你我前程的大事。”

他将早朝之事告知秦云,语气带着煽动:“谢渊意图构陷我,借西山仓之事挑拨陛下与我的关系,明日查验后,他必会借机发难,说我私藏边档、通敌叛国。若我倒了,你这个‘石党’副将,也难逃罪责,京营的兵权,迟早会落入谢渊手中。”

秦云脸色微变——他确实靠石崇的举荐才当上京营副将,若石崇倒了,他的前程也会毁于一旦。“大人,那咱们该怎么办?”秦云急道,“末将愿听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