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非仗孤忠拼一死,孰揭黑幕耀天衢?(2 / 6)
娘不是通贼,是被叛国贼害死的!我要让石崇为他做的一切,付出代价!”油灯的光映在他脸上,一半是阴影,一半是光亮,像他此刻挣脱恐惧、走向正义的心境。
谢渊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玄夜卫的腰牌:“明日入宫,你带此腰牌,玄夜卫亲军见牌如见人,会全程护送你从偏门入宫,避开百官视线,减少不必要的惊扰。”柳明接过腰牌,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多了几分底气,他将腰牌和账册一起,藏在素布长衫的内袋里,紧贴着心口——那里跳动着的,是复仇与正义的决心。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萧栎府偏门已悄然打开。柳明身着素布长衫,在两名玄夜卫亲军的护送下走出府门,坐上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马车的车轮裹着厚布,行驶时几乎没有声响,这是玄夜卫专门用于秘密护送的车辆,车厢内壁衬着棉絮,既能隔音,也能抵御风寒。
“柳先生,坐稳了,咱们从西长安街偏巷走,避开理刑院的暗哨。”车夫是玄夜卫的小旗官,低声对车厢内的柳明说。柳明点点头,双手依旧紧紧抱着账册,车厢内的黑暗让他有些不安,他靠在车壁上,听着外面隐约的马蹄声——那是玄夜卫亲军的巡逻声,周显按谢渊的吩咐,调了二十名亲军,分前后两队护送,确保万无一失。
马车行驶了约半个时辰,停在宫城西偏门。守门的禁军见了玄夜卫亲军的令牌,仔细核对后,打开了侧门。柳明跟着亲军走进宫门,脚下的青石板被晨露浸得发凉,两旁的宫墙高耸,琉璃瓦在微光下泛着冷光,透着皇家禁地的威严与肃穆。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亲军察觉到他的紧张,低声道:“柳先生,别怕,跟着我们走,不会有事。”
穿过几道宫门,奉天殿的轮廓渐渐清晰。那是大吴最庄严的宫殿,金砖铺地,红墙黄瓦,殿檐下悬挂着“奉天殿”的匾额,是元兴帝萧珏亲笔所书。此时,已有官员陆续入宫,他们身着各式官袍,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目光偶尔扫过柳明和玄夜卫亲军,带着几分好奇——没人知道,这个穿着素布长衫的普通人,会在今日的殿议上,掀起一场惊天波澜。
“柳先生,郡王和谢大人在殿侧偏房等你。”亲军将柳明领到偏房门口,躬身退下。柳明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萧栎和谢渊已在房内等候。萧栎走上前,帮他整理了一下长衫:“别紧张,殿上百官虽多,但陛下英明,会辨明真伪。账册带好,一会儿呈上去时,双手举高,让陛下看得清楚。”
谢渊补充道:“一会儿在殿上,你先叩见陛下,然后呈账册,陛下若问起账册的来源,你就说‘臣曾掌石崇私账十余年,此册乃石崇亲记通敌诸事,臣冒死带出,愿以性命担保其真’——无需多言,句句属实即可。”柳明点头,将账册从内袋取出,再次确认没有遗漏,然后跟着萧栎和谢渊,走向奉天殿的正门。
奉天殿内,金砖铺就的地面反射着晨光,将殿内照得亮堂却压抑。百官已按官阶分列两侧,正一品的谢渊与萧栎站在最前排,身后是六部尚书、侍郎,再往后是各寺监官员,衣袍的色彩按品级区分,绯色、紫色、青色依次排开,形成一道肃穆的人墙。
萧桓端坐于御座之上,冕旒上的珍珠垂落,遮住了他的表情,只偶尔在晨光下微微晃动。御案上摆放着奏疏、笔墨,还有一本翻开的《大吴律》,透着帝王临朝的威严。殿内静得出奇,只听得见官员们轻微的呼吸声,以及殿外传来的晨钟余音,每一声都像敲在众人的心上。
“陛下驾到——”太监总管李德全的尖声唱喏打破寂静,百官齐齐躬身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萧桓抬手:“众卿平身。今日殿议,先议三法司审讯石崇一案,相关官员可先奏报。”
刑部尚书周铁出列,躬身道:“陛下,石崇一案,现已查明其侵吞军饷、构陷边将诸事,然其私通北元一节,虽有人证柳明指证,尚需证人当庭对质,恳请陛下宣柳明上殿。”萧桓颔首:“宣柳明上殿。”
柳明在太监的引导下,缓步走进殿内。他身着素布长衫,站在满朝华服的官员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却带着一股异样的坚定。他走到丹陛之下,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头:“草民柳明,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虽有颤抖,却字字清晰,传遍整个奉天殿。
百官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柳明身上,有好奇,有疑惑,也有隐晦的敌意——那些与石崇有牵连的官员,此刻已悄悄握紧了衣袖,心里暗自紧张。谢渊站在前排,目光平静地看着柳明,给了他一个无声的鼓励;萧栎则微微侧身,挡住了部分官员投来的不善目光,用行动为柳明撑腰。
“柳明,”萧桓的声音从御座上传来,沉稳而威严,“周铁奏报,你持有石崇私通北元的证据,可呈上来。”柳明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账册,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指尖因用力而青筋暴起,声音带着压抑多年的悲愤:“陛下!此乃石崇私馈北元之秘册,所载皆为叛国实据,臣愿以性命担保其真!”
李德全轻步走下丹陛,从柳明手中接过账册,转身呈给萧桓。萧桓抬手接过,指尖触及账册时,能感受到纸页的粗糙与厚重——那是麻纸特有的质感,边缘因常年翻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