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雨打宫槐声簌簌,风穿戟卫气森森(4 / 4)
疏:石崇终身监禁,徐靖流放极北,其余旧党余孽皆已处置。萧桓提笔批复:“准奏。令玄夜卫加强对诏狱的监控,防止旧党余孽串供。”批复完,他放下笔,靠在椅背上,想起昨日御殿的温语——那场兄弟间的叙旧,虽藏着君臣的分寸,却也为宗室制度的颁布铺平了道路,为天德朝的安稳,添上了关键的一笔。
片尾
《宗室管理制度》正式颁布,各宗室邸宅皆无异议,萧栎带头遵守,上表辞去“宗人府左宗正”之职,专心居外邸读书,约束子弟,再未干预政事。玄夜卫对宗室的监控虽未撤销,却也因制度的明确,少了几分紧张——宗室与帝权,终于在“规矩”与“安分”中找到了平衡。
边镇方面,谢渊与岳谦、李默协同,接受瓦剌求和,迎回被掳百姓数千人,萧桓派王瑾前往边境主持迎接仪式,彰显大吴威仪。户部刘焕趁机调度粮草,安抚归来百姓,江南水灾过后的民生也渐渐复苏,户部奏报“全年赋税较上年增长三成”,大吴经济稳步回升。
萧栎偶尔会收到萧桓赏赐的书籍、药材,却从不主动入宫谢恩,只上表称“臣弟无德,愧受赏赐”。兄弟二人虽见面渐少,却再无过往的猜忌,御殿那盏雨前茶的温语,成了两人间最妥帖的分寸——君臣有别,却也不失兄弟情分。
次年春,偏殿的海棠树抽出新枝,嫩绿的叶子在风中晃荡,萧桓路过时,驻足看了许久,对身边的内侍道:“这树当年是栎亲手栽的,如今终于又活过来了。”内侍躬身应和,却不知帝王心中,这树不仅是旧物,更是宗室与帝权平衡的象征——唯有根基稳固,才能枝繁叶茂,正如这大吴的江山。
卷尾语
《大吴通鉴?史论》曰:“天德年御殿叙旧之役,实为‘帝权与宗室权’平衡之关键。萧桓以温语藏锋,既顾念兄弟旧情,又暗定制度之规,显帝王之智;萧栎以恭谨避嫌,既拒越权之嫌,又约束宗室子弟,显宗室之明。玄夜卫监控为表,制度约束为里,君臣兄弟的分寸拿捏,终使宗室从‘复辟后之隐患’变为‘社稷之辅翼’。”
御殿的雨前茶早已凉透,却留下了最妥帖的君臣分寸;半枯的海棠树终抽新绿,象征着宗室与帝权的共生。这场叙旧非仅闲话,实为天德朝“定规矩、安宗室”的预演——帝王需知“威而不苛”,宗室需懂“安而不越”,二者相得,方能护社稷安稳。
它告诉后世:皇权的稳固,非仅靠雷霆手段,更需靠“分寸”二字——对兄弟,留三分温情,守七分威仪;对宗室,定明确制度,给适度体面;对朝局,清奸佞之恶,用忠良之贤。唯有如此,方能让权力在温情与规矩间找到平衡,让江山在安稳与清明中稳步前行。而萧桓与萧栎的兄弟情,也终将在大吴史册中,成为“君臣有度,兄弟有分”的典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