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如来翻掌祥云罩,定,乾坤了!(6 / 7)
开创天德盛世。”
石崇、徐靖得知边镇士气提振、六部联动、玄夜卫加强监控的消息后,心中满是忌惮,旧党的嚣张气焰彻底被打压下去。石崇的府宅里,深秋的落叶飘落在庭院中,无人清扫,透着几分萧瑟。石崇坐在书房的案前,看着手中的密信——这是镇刑司旧党余孽送来的,说玄夜卫的探子已盯上他们的住处,劝石崇暂时不要行动。石崇将密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脸色铁青:“没用的东西!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敢来报信!”
徐靖坐在石崇对面,手中端着茶杯,却没心思喝,茶水早已凉透:“石大人,如今陛下信任谢渊,六部都听陛下的,玄夜卫又看得紧,咱们的人根本插不进去。毁证据、造事端的计划,恐怕很难实施。依我看,咱们还是暂时收敛锋芒,避避风头,等日后有机会再说。”石崇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眼神中满是不甘:“我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可谢渊的威望越来越高,再等下去,咱们旧党就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徐靖道:“话虽如此,可现在动手,无疑是自寻死路。玄夜卫的探子天天盯着咱们的府宅,咱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陛下的眼皮底下,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石崇沉默良久,终于点头:“也只能如此。你立刻通知镇刑司的旧党余孽,让他们暂时不要异动,待风头过后再做打算。另外,周瑞那边,你去提醒他,好好在工部做事,不要再想着报复谢渊,若他敢惹出麻烦,咱们谁也保不住他。”徐靖应道:“我知道了,我会即刻派人通知他们。”两人正说着,石崇的亲信匆匆进来,递上一份情报:“大人,户部的粮饷已经送到江南,赈灾工作进展顺利,百姓都在称颂陛下与谢大人;边镇的火器也已开始制造,工部的工匠们日夜赶工,十日之内定能完成。”石崇接过情报,看完后扔在案上,冷哼一声:“谢渊倒是会邀功!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让他身败名裂!”徐靖看着石崇的模样,心中却明白,旧党的好日子,或许真的要结束了。
与此同时,被派去江南查赈灾粮饷的周德,也在途中收到了石崇的密信,让他趁机在江南制造事端,诬陷谢渊挪用赈灾粮饷。周德看着密信,想起萧桓的警告与罚俸的教训,最终将密信烧毁——他不想再被旧党利用,只想好好查完赈灾粮饷,赎回自己的过错。周德对随从说:“加快赶路,早日抵达江南,查清赈灾粮饷的发放情况,如实奏报陛下。”随从点头,加快了马车的速度,车轮滚滚,朝着江南的方向驶去,也朝着周德赎罪的方向驶去。
一个月后,奉天殿再次举行朝会,与上次的争吵不休不同,这次的朝会格外安静,只有官员们汇报政务的声音,透着井然有序的氛围。吏部侍郎张文首先出列,手中捧着《文官考核制度》修订草案与黜免官员名单:“陛下,吏部已修订完成《文官考核制度》,新增‘实绩考核细则’‘失职追责条款’,现呈请陛下批阅;另外,臣等整理近年来的官员考核档案,共找出无实绩却靠党系升迁的官员十二人,建议黜免其官职,永不叙用;同时,选拔有实绩的官员十五人,建议提拔任用,现列出名单,呈请陛下圣裁。”萧桓接过草案与名单,仔细翻看后点头:“做得好!《文官考核制度》即刻颁布实施,黜免与提拔官员的名单,交由内阁审议后,再由朕最终裁定。”张文躬身应“遵旨”,退回列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吏部的积弊终于开始整顿。
户部尚书刘焕接着出列,手中捧着赈灾与边镇粮饷的汇报:“陛下,江南的赈灾工作已完成大半,十万两粮饷、五千顶帐篷、一万件棉衣已全部发放到受灾百姓手中,工部的水利工程也已开工,预计三个月内完工,可解决江南的水患问题;边镇的粮饷与物资也已全部送达,宣府卫、大同卫的将士们士气高涨,瓦剌游骑已退回漠北,近期无异动。”萧桓满意地笑道:“好!民生安,边防固,这才是大吴该有的样子。刘卿,你辛苦了,后续的赈灾与粮饷调度,还要继续费心。”刘焕躬身道:“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是臣的本分,不辛苦。”
刑部尚书周铁也出列,手中捧着平反案件的名单:“陛下,刑部已清查旧党诬陷案件五起,为五名官员平反——其中三人已官复原职,两人因身体原因辞官,臣已按陛下旨意,为他们发放抚恤金;另外,臣等还查出镇刑司旧党余孽贪腐的案件三起,抓获涉案官员五人,现呈请陛下判处其罪。”萧桓接过名单,看后道:“平反官员的抚恤金,从国库中优先拨付;贪腐官员,按《大吴律?贪腐律》严惩,以儆效尤。”周铁躬身应“遵旨”。
最后,谢渊出列,手中捧着边镇防务与火器制造的汇报:“陛下,兵部已完成边镇军籍核查,共清理虚报军籍三千人,节省粮饷五万石;与工部协同制造的火器,已完成三千件,全部送抵边镇,经试射,质量合格;京营副将秦云已率五千士兵抵达大同卫,协助岳谦将军防务,大同卫的烽燧联动体系已建成,与宣府卫的联络畅通无阻。臣恳请陛下,下一步重点整顿吏治与民生,为天德中兴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萧桓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的官员,声音带着希望与坚定:“好!便按谢卿所言,以吏治为基,以民生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