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僧徒逐势求高榻,香客贪安盼免粮(4 / 5)

加入书签

交代?”秦云的声音带着犹豫,他怕谢渊怪罪,更怕事败后被清算。

密探冷笑:“谢渊大人?他忙着送粮去大同卫,粮车已被石崇大人的人拦住,他现在自身难保,哪有空管您?再说,京营的兵卒多是萧桓陛下昔年的旧部,您若附议,兵卒们定会拥护,谢渊大人就算回来,也指挥不动京营。”秦云闻言,想起京营兵卒近日对“萧桓复位”的议论,心里的犹豫渐渐消散,接过密探递来的笔,在附议信上签了字。

宣府卫的军营里,李默正对着三百名兵卒训话,手里拿着石崇送来的“起兵令”,声音带着决绝:“弟兄们,萧桓陛下乃永熙帝嫡孙,遭奸臣构陷幽禁,如今荧惑入南斗,天象示警,咱们今日引兵入卫,助陛下复位,便是‘清君侧、扶正统’,事后每人赏白银五十两,升一级!”

兵卒们闻言,齐声应和——他们多是萧桓昔年守宣府时的旧部,对萧桓有好感,且“赏银五十两、升一级”的诱惑太大,自然愿意起兵。一名校尉上前问:“大人,谢渊大人那边若派兵阻拦,怎么办?”他怕谢渊的治军严明,去年有个边将擅离防区,被谢渊斩了,悬首城门三日。

李默道:“谢渊大人忙着送粮,粮车已被拦住,他没空管咱们!再说,京营的秦云副将已附议,咱们入卫后,与京营汇合,谢渊大人就算想拦,也挡不住咱们!”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自己是被石崇胁迫——石崇手里有他去年“私放瓦剌细作”的把柄,不起兵便是死路一条,如今只能借“扶正统”的名义,赌一把复辟成功。

训完话,李默翻身上马,拔出佩剑,指向京师方向:“出发!助陛下复位,享荣华富贵!”三百宣府兵齐声呐喊,跟着李默往京师疾驰而去,马蹄声踏过草原,震得尘土飞扬,复辟的援军,已在路上。

兵部衙署里,谢渊拿着秦飞送来的“流言急报”,又看着陈忠(正三品户部侍郎)递来的“粮车被阻禀”,眉头拧成疙瘩。杨武(正三品兵部侍郎)站在旁侧,手里拿着《京营布防册》,声音带着急切:“老师,石崇遣心腹传谣,民心已向萧桓,张文、刘焕、林文、秦云、李默都已附逆,宣府兵午时就到,咱们若再不调兵,京师就保不住了!”

谢渊放下禀帖,目光落在《大同卫粮饷册》上,上面写着“边军断粮三日,急需送粮”,声音带着疲惫:“杨武,大同卫的兵卒已断粮三日,若不送粮,边军会哗变,瓦剌定会趁机来犯,到时候不仅京师危,北疆也会丢。可若送粮,石崇会趁机引宣府兵入城,复辟便成定局,这……”他话未说完,便重重叹了口气——一边是社稷疆土,一边是京师朝局,他竟不知该如何抉择。

陈忠道:“老师,不如令岳谦都督(从二品都督同知)守安定门,拦宣府兵,您带亲卫送粮,这样既保边军,又能阻逆党。”谢渊摇头:“岳谦都督掌烽燧联动,若调他守安定门,宣府的烽燧便无人看管,瓦剌细作会趁机潜入;再说,岳谦只有五百兵卒,拦不住三百宣府兵和秦云的京营兵。”

正说着,属吏送来玄夜卫的急报:“秦飞大人说,城隍庙、城门楼贴满‘萧桓复位’短笺,百姓都在盼陛下复位,玄夜卫暗探已录下传谣现行,请求您速回京师主持大局。”谢渊接过急报,手微微颤抖,他知道,民心已倾,逆势已成,自己就算回京师,也难阻复辟之局,可身为“护稷枢臣”,他又不能坐视不管。

东市酒肆里,百姓们已不再是议论,而是举着“萧桓陛下万岁”的小旗,高声呼喊。绸缎商们凑钱买了鞭炮,准备等宣府兵入城时燃放;酒肆掌柜拿出最好的酒,免费给百姓喝,说“庆祝陛下复位”;连巷口的乞丐都拄着拐杖,跟着呼喊,盼着复位后能得些救济。

玄夜卫暗探(扮成货郎)混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场景,急得额头冒汗——他已录下百姓狂热的模样,却不敢上前阻拦,怕被百姓围攻。他想起昨日传谣的镇刑司心腹,此刻正站在酒肆门口,指挥百姓喊口号,心里满是无奈:“民心已倒,就算录再多证,也难挽狂澜了。”

暗探正想往玄夜卫北司跑,却被一名百姓拦住:“你是货郎?快喊‘萧桓陛下万岁’,不然咱们就砸了你的货摊!”暗探无奈,只能跟着喊,心里却清楚,京师的天,真的要变了。

午时已到,正阳门缓缓打开,李默带着三百宣府兵疾驰而来,兵卒们举着“清君侧、扶正统”的旗帜,盔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秦云带着五百京营兵在城门内等候,见宣府兵到来,忙上前躬身行礼:“末将秦云,恭迎李总兵入城,助萧桓陛下复位!”

李默翻身下马,与秦云并肩往城内走,百姓们围上来,举着小旗呼喊,鞭炮声此起彼伏,正阳门内一片狂热。石崇的心腹们在人群中穿梭,指挥百姓往南宫方向去,说“去迎萧桓陛下入宫”,百姓们纷纷响应,跟着宣府兵、京营兵往南宫走,形成一条长长的“迎驾队伍”。

玄夜卫北司的暗探们站在城门两侧,看着宣府兵入城,看着百姓狂热的模样,却不敢动手——他们只有百余余人,若动手,定会被百姓和兵卒围攻,只能眼睁睁看着逆党得势,复辟之局,已成定局。

南宫墙外,萧桓身着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