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南宫窗震甲声扬,十万儿郎练战场(4 / 6)

加入书签

/p>

“大人,”张启躬身将记录册递过来,“这是今日的考核结果,每门炮的命中率都在七成以上,最高的一门达到了九成,装填速度也比上月快了近一倍——上月考核时,只有三门炮达标,还都是勉强及格,今日这成效,陛下看了定会满意。”谢渊接过记录册,翻了几页,看到上面详细的数字和图表,心中很是欣慰。他指着其中一门炮的记录:“这门炮的炮手是谁?命中率这么高,要好好嘉奖。”张启回道:“是步兵营贬来的士卒,以前是定国公府的私兵,因不愿克扣粮饷被赶出来,您把他编入神机营,他很是感激,练得格外卖力。”谢渊点点头:“只要肯用心,不管以前是什么身份,都能成为好兵。”

此时,南宫的内侍再次来传话,说鲁王请谢渊去南宫一叙。谢渊对杨武道:“你暂代我督战,若有勋贵再来闹事,让秦飞处理,务必保证操练顺利。”说罢,跟着内侍前往南宫。南宫的庭院很安静,与校场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廊下挂着鲁王的弓箭,弓是牛角做的,箭杆是上好的杨木,据说这是元兴帝赐给鲁王父亲的,鲁王一直珍藏着。鲁王正站在廊下,望着团营方向,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鲁王穿着常服,衣料是普通的绸缎,没有过多装饰,显得很朴实。“谢大人,”鲁王躬身行礼,“团营操练声浪太大,扰了南宫清净倒也罢了,只是不知,大人为何突然练这么多兵?近日京中流言不少,说大人……说大人想借兵做些不轨之事,本王心中也有些疑虑。”

谢渊躬身回礼,目光落在鲁王手中的弓箭上:“殿下的弓箭,想必是元兴帝所赐吧?听说元兴帝在位时,常亲率大军出征,平定边境叛乱,靠的就是一支精锐的军队。”鲁王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大人说得是,先父曾说,元兴帝最看重军队,常说‘兵强则国固’。”谢渊趁机道:“殿下,瓦剌近日在宣府卫边境集结,已有五千骑兵,还带着火器,似有犯边之意。团营是京师的屏障,若不练好兵,日后瓦剌来犯,京师危矣,南宫也难安。今日的操练成效,殿下也看到了,士卒们练的都是实战本事,不是装样子——您听这炮声,每一声都能打准靶心,日后就能打退瓦剌。”

谢渊从袖中取出考核记录册,双手递给鲁王:“殿下请看,这是今日的考核记录,上月团营的佛郎机炮命中率只有三成,今日已达七成,有的甚至到了九成;骑兵冲锋速度也快了很多,一炷香能跑十里,比边军的普通骑兵还快。再练三个月,团营定能与边军协同作战,守住京师。”鲁王接过记录册,仔细翻看,手指划过“七成命中率”“十里冲锋”等字样,眼神从疑虑渐渐变成认可。他抬起头,望着校场方向,炮声和口号声传来,不再是嘈杂的噪音,而是充满力量的声音。

“原来如此,是本王误会了。”鲁王叹了口气,将记录册还给谢渊,“近日勋贵常来南宫,说大人的坏话,本王一时糊涂,竟信了他们的话。日后若有勋贵再来说大人的闲话,本王定会为大人辩解,告诉他们操练是为了边防,不是为了私利。”谢渊心中一暖,鲁王是宗室中最有威望的亲王,有他支持,勋贵的流言就少了大半市场。“多谢殿下理解,”谢渊躬身道,“若殿下有空,明日可去校场观看实战演练,让士卒们演练‘城防守卫’,殿下便能更清楚操练的用处。”鲁王笑着点头:“好,本王明日一定去!”离开南宫时,谢渊回头望了一眼,廊下的弓箭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一道守护的屏障,他知道,宗室的支持,会成为他改革路上的重要助力。

申时初刻,谢渊返回校场,操练已近尾声。各营开始整理装备,士卒们虽然满头大汗,甲胄上沾着尘土,却个个精神抖擞,没有一人抱怨。杨武迎上来,递过一条毛巾:“大人,您去南宫的功夫,秦飞处理了两拨勋贵的人,都是来打探消息的,被秦飞的人拦住了,没让他们靠近操练场。”谢渊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毛巾是粗布做的,却很干净。“辛苦你们了,”谢渊道,“明日早朝是关键,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不能让勋贵的阴谋得逞。”

众人来到高台的休息室,休息室是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摆着一张木桌,桌上放着《大吴会典》《团营操练章程》,还有李嵩受贿的证据副本。秦飞指着地契副本上的印章说:“大人,这是定国公府的私印,玄夜卫文勘房已经比对过,和定国公府在吏部备案的印鉴一模一样,错不了。还有这幅字画,密探查到,英国公是从一个古董商手里买的,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有交易记录。”杨武在旁边整理操练记录,按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分类,每类都附上考核图表和士卒的签名,方便早朝时呈给陛下看。“大人,”杨武拿起一份记录,“这是各营将领的签到簿,今日没有一人缺席,连之前常请假的几名勋贵将领,都全程在场督练,效果很好。”

岳谦站在帐篷门口,望着外面的士卒,士卒们正在营寨外唱歌,歌词是谢渊编的:“练强兵,守京师,打瓦剌,保家国!”歌声响亮,传遍整个校场。“大人,”岳谦转身道,“士卒们都盼着明日早朝能赢,不让勋贵毁了操练,他们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兵,不是勋贵的私奴。”谢渊走到帐篷门口,听着士卒们的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