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风嘶异响疑奸踪,未遑轻语路千岑(4 / 5)

加入书签

到参将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你做得好。朕就知道,派你去寻陛下,定不会让朕失望。那些内奸留下的线索,你都带来了吗?”参将从怀中摸出箭簇、伪造令牌和半片龙袍布屑,递给谢渊:“回谢太保,都在这里。箭簇是诏狱署的,令牌是旧党伪造的,布屑上有刀痕,像是故意留下的。”谢渊接过线索,递给身后的玄夜卫文勘房主事:“你立刻核验这些线索,确认是不是镇刑司和诏狱署的手笔。”文勘房主事应下,立刻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起来。

皇帝看着残兵们疲惫的模样,对谢渊道:“这些弟兄们都带伤,辛苦了。你让人安排军医,给他们医治伤口,回京后,每人都要赏良田、给俸禄,不能让他们白受委屈。”谢渊点头:“臣遵旨。朕已令军医营在前方的废弃驿站等候,弟兄们到了那里,就能得到医治。”参将躬身道:“谢陛下、谢太保恩典!臣代弟兄们谢过陛下和太保!”

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很快核验完毕,走到谢渊和皇帝面前,躬身道:“回陛下、谢太保,箭簇上的‘诏’字印记,与诏狱署去年失窃的模子完全吻合;伪造令牌的边缘刻痕,和镇刑司旧党令牌的刻痕一致;龙袍布屑的材质,是内织染局专为陛下织造的,只是布屑上的刀痕,是工部特制的短刀造成的,这种短刀,只有镇刑司的人才有。”

谢渊的脸色沉了下来:“看来,镇刑司和诏狱署的人,早就勾结在了一起,想趁陛下失踪,谋夺皇位。朕回京后,定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为那些死去的弟兄们报仇!”皇帝点头:“说得好。内奸不除,朝堂难安。这次多亏了参将和残兵们,若不是他们识破了内奸的诡计,朕恐怕真的回不来了。”参将道:“陛下言重了。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抵达废弃驿站时,军医营已等候在那里,军医们立刻为残兵们医治伤口,有的士兵需要缝合箭伤,有的士兵需要处理骨折,驿站内到处都是士兵的痛呼声,却没有一人抱怨。皇帝站在驿站门口,看着残兵们的模样,心中满是愧疚:“都是朕的错,若不是朕轻信了内奸,也不会让这么多弟兄受伤。”谢渊道:“陛下不必自责。内奸隐藏得深,就算这次没有出事,他们早晚也会作乱。这次能识破他们的诡计,也是一件好事。”

参将走到谢渊面前,躬身道:“谢太保,宣府卫千户还在外面绑着,要不要现在审讯他?他知道镇刑司的一些情况,或许能问出更多线索。”谢渊点头:“好,你带他去驿站的偏房,朕和你一起审讯。陛下,您先在正房休息片刻,审讯有了结果,朕再向您禀报。”皇帝点头:“好,你们去吧,注意安全。”

偏房内,宣府卫千户被绑在柱子上,脸色苍白,见谢渊和参将进来,立刻道:“谢太保!臣错了!臣是被镇刑司的副提督逼的,他说若臣不引参将往东南走,就杀了臣的妻子和孩子!臣也是没办法啊!”谢渊坐在椅子上,语气平静:“你说说,镇刑司的副提督,还让你做了什么?他们的伏兵都在哪些地方?”

千户咽了口唾沫,声音发颤:“他还让臣在陛下的食物里下毒,只是臣没敢做。伏兵除了东南的据点,还有西南的断魂桥,那里有二十多个镇刑司的人,都带着诏狱署的兵器,想等陛下经过时动手。”参将道:“断魂桥?我们刚才往西南走时,怎么没见着伏兵?”千户道:“可能是他们见陛下身边有援军,就撤了。镇刑司的人都很狡猾,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会立刻撤离。”

谢渊点头:“看来,镇刑司的人早就做好了退路。你知道他们的老巢在哪里吗?”千户摇头:“臣不知道。他们每次和臣联系,都在不同的地方,而且都戴着面罩,臣从没见过他们的真面目。只知道他们的联络暗号是‘黑鸦’,只要在指定的地方放一只黑鸦,就会有人来和臣接头。”谢渊对参将道:“你立刻派人去查‘黑鸦’的联络点,务必找到镇刑司的老巢。”参将应下,立刻转身走出偏房。

夜幕降临,驿站内的灯火忽明忽暗,军医们仍在为残兵们医治伤口,谢渊坐在正房内,与玄夜卫北司指挥使商议后续事宜:“陛下明日要回京,我们需安排好护送的队伍。镇刑司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会在回京的路上设伏。你率玄夜卫在前开路,我率京营在后断后,确保陛下安全。”指挥使点头:“臣遵令。臣已派玄夜卫哨探去查‘黑鸦’的联络点,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参将回到驿站时,正好遇到玄夜卫哨探回报:“参将大人,我们在东南的黑松林里,发现了一个‘黑鸦’的联络点,那里有一只黑鸦,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明日在回京的路上,截杀皇帝’。”参将立刻拿着纸条去见谢渊:“谢太保,镇刑司的人想在回京的路上截杀陛下!”谢渊接过纸条,仔细查看,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与伪造令牌上的“玄夜”二字笔迹相似。“是同一个人写的,”谢渊道,“看来,伪造令牌和写纸条的,是同一个内奸。明日回京,我们要多加小心。”

皇帝听到消息,却并不慌张:“朕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来。明日回京,朕就坐在最前面的马车上,让他们有本事就来截杀。”谢渊忙道:“陛下不可!太危险了!”皇帝摇头:“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