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朕为君父失养护,何颜再享内帑藏(6 / 7)

加入书签

学习如何架设云梯、调整火炮,脸上满是认真,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怯懦。

谢渊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内帑的发放,不仅让士卒们的生活有了着落,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他走到王小二身边,看着他吃力地搬着城砖,拍了拍他的肩膀:“慢点搬,别累着伤口,要是疼了就歇会儿。”王小二笑着说:“太保放心,这点疼不算什么!有了陛下的赏银,我娘的病有救了,我现在浑身都是劲,就算瓦剌再来,我也能跟他们拼!”

秦飞带着玄夜卫卒检查城防,看着新嵌的城砖、打磨锋利的箭头、调试好的火炮,对谢渊说:“太保,士卒们现在士气高涨,就算瓦剌再来,咱们也能守住西直门。只是刘焕、石崇、徐靖这些人还在,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得尽快查清他们的罪证,免得出什么乱子。”

谢渊点头,眼神变得坚定:“你说得对,这些奸贼一日不除,京师就一日不得安宁。某这就去御书房,请求陛下下旨彻查,一定要把他们的罪证都查出来,给士卒们和百姓们一个交代。”

萧桓得知西直门的士卒们领赏后士气大振,主动修缮城防,心里十分高兴,同时也意识到——刘焕、石崇阻挠犒军,绝非简单的“拖延”,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他召来谢渊、秦飞、陈忠,商议彻查之事。

谢渊将刘焕私卖粮饷的账册、陈忠提供的粮商供词,还有秦飞截获的石崇密信(写给瓦剌的)一并呈给萧桓:“陛下,刘焕私吞西直门粮饷万石,转卖牟利,与石崇、徐靖分赃;石崇不仅阻挠犒军,还暗中与瓦剌细作往来,意图通敌;徐靖身为诏狱署提督,恐包庇石崇,藏匿罪证。若不彻查,恐养虎为患,危及京师安危。”

萧桓看着这些证据,脸色越来越沉,拍案而起:“朕没想到,朝堂之上竟有如此奸佞!传朕的旨意:命秦飞(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牵头,陈忠(户部侍郎)协助,彻查西直门粮饷失踪案、内帑发放阻挠案及石崇通敌案,凡涉案人员,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查,不得徇私!”

秦飞和陈忠领旨,即刻商议分工。陈忠道:“刘焕私卖粮饷的账册虽有一部分被他藏匿,但通州仓的库役还有粮商张老板都能作证,我去户部调取刘焕任职以来的粮饷记录,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私吞行为;另外,我还可以去查内库的出入账,看看刘焕有没有私自挪用内帑的情况。”

秦飞点头:“好,那我就去镇刑司和诏狱署,提审王六,搜查石崇和徐靖的住处,寻找他们通敌、分赃的证据。咱们双管齐下,尽快查清全案,不让奸贼有机会串供或销毁罪证。”两人分工明确,即刻行动,一场针对旧党奸邪的彻查,就此展开。

刘焕得知萧桓下旨彻查,心里慌得不行,赶紧回到府中,将私卖粮饷的账册、与石崇分赃的记录,还有他多年来贪污的其他账目,都找出来,塞进一个木箱里,想偷偷转移到城外的寺庙中藏匿。可他刚把木箱搬上马车,陈忠就带着户部吏员和玄夜卫卒冲了进来,一把拦住他:“刘尚书,你这是要把什么东西转移走?莫非是贪污受贿的罪证?”

刘焕脸色惨白,支支吾吾地说:“没……没什么,只是一些家用杂物,想送到寺庙寄存。”陈忠让人打开木箱,里面的账册、银票、金银珠宝暴露无遗。陈忠拿起一本账册,翻开其中一页,指着“西直门粮万石,石崇分银百两,徐靖分银五十两”的记录,语气冰冷:“刘尚书,这些可不是家用杂物吧?你私吞粮饷、与石崇分赃的罪证,都在这里面,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刘焕吓得腿一软,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陈侍郎,我错了,我是一时糊涂,是石崇逼我的,他说要是我不帮他,就杀了我的家人……求你饶了我这一次吧!”陈忠冷哼一声:“现在知道错了,早干什么去了?士卒们饿肚子、流血牺牲的时候,你怎么不想想自己的过错?”他命人将刘焕控制起来,封存所有罪证,等待进一步审讯。

与此同时,徐靖得知刘焕被抓,心里十分不安,他担心刘焕会供出自己分赃的事,便偷偷派人去诏狱,想找之前与石崇有往来的狱卒串供,让他们统一口径,否认与石崇、刘焕的关联。可他派去的人刚进诏狱,就被秦飞安排的玄夜卫卒抓获,从身上搜出了徐靖写的串供纸条,上面详细写着该如何编造谎言,掩盖分赃事实。

秦飞拿着纸条,找到徐靖,将纸条扔在他面前:“徐提督,你还想串供?你收了石崇百两黄金,与他、刘焕共同分赃,阻挠犒军,这些事你以为能瞒得住吗?”徐靖看着纸条,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再也撑不住,瘫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石崇得知刘焕被抓、徐靖暴露,知道自己也瞒不了多久,便想带着多年来贪污的金银和通敌的密信,逃去瓦剌。他让亲信收拾行李,自己则去书房烧毁来不及带走的密信,可刚点燃密信,秦飞就带着玄夜卫卒冲了进来,一把夺过密信——密信虽烧了一半,却仍能看清“瓦剌太师也先”“西直门布防”“事成后封太宰”等字样,罪证确凿。

“石提督,你想逃去哪里?是去瓦剌吗?”秦飞看着石崇,语气冰冷,眼神里满是厌恶,“你身为大吴的从一品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