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莫叹沙场征战苦,更防朝内有豺狼(2 / 4)
一摔,铁屑溅起来扎进掌心,血珠滴在锅里,映出细碎的光。“早就说过……”他抹了把脸,不知是汗还是泪,“沙场的刀再利,也利不过朝堂的暗箭啊。”
远处的烽火台突然燃起狼烟,直直冲上云霄。周铁山站起身,看见地平线处又扬起了尘烟,这次来的,不知是北元的铁骑,还是京城派来的“查案”缇骑。黑松林的方向,最后一点残阳沉了下去,把那片染血的土地,彻底交给了沉沉的暮色。
京师三大营校场。都指挥石彪披挂整齐,却难掩眉宇间的不安。五千京营士兵列成方阵,甲胄新旧参半,不少人的头盔上还留着锈迹。兵部侍郎张敬站在高台上,宣读调兵令:\"陛下念大同卫急难,特命尔等随石指挥驰援,粮草由镇刑司督运,务必半月内抵达。\"
石彪出列领命,手指却在袖中攥紧。他昨晚接到父亲石亨的密信,说\"此行凶险,有人不欲援兵抵达\",让他务必小心。可看着眼前这些连弓都拉不满的士兵,他心里清楚,这哪是援兵,分明是去送死。
\"石指挥,\"一名镇刑司缇骑走上前,递过一卷地图,\"这是镇刑司拟定的行军路线,说此路最是快捷,三日内可过阳和口。\"
石彪展开地图,见路线刻意避开了惯常走的宽阔驿道,反而绕向险峻的黑松林。他皱眉:\"此路狭窄,若遇伏击,首尾难顾,不合军法。\"
缇骑冷笑:\"石指挥是质疑镇刑司的安排?李谟缇骑在大同卫有急报,说北元主力在驿道布防,只能走黑松林。这是司礼监李德全公公亲批的路线,你敢不从?\"
石彪喉头滚动——他父亲石亨虽为夺门功臣,却也怵李德全三分。他将地图卷好,沉声道:\"出兵。\"
队伍出发时,夕阳正沉,京营士兵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串将断的线。石彪回头望了眼巍峨的京城,突然觉得这或许是最后一面。
七月初九,阳和口外黑松林。北元夜狼部首领巴图坐在一块巨石上,摩挲着手里的羊皮地图——这是三日前一个汉人商人送来的,上面用朱砂标着京营的行军路线、扎营地点,甚至连粮草何时运到都写得清清楚楚。
\"首领,\"亲兵来报,\"探马说京营已进黑松林,前后绵延三里,走得很慢。\"
巴图咧嘴一笑,露出黄牙:\"汉人皇帝派来的,果然是软脚虾。告诉兄弟们,按原计划,等他们走到峡谷最窄处,先断其后路,再放箭。\"
他身后的五千骑兵早已埋伏在两侧山坳里,马蹄裹着麻布,刀箭上涂了防锈的油脂。这黑松林是巴图的地盘,他在这里打了十年仗,闭着眼都知道哪里适合设伏。那汉人商人说,只要全歼这支援兵,大同卫必破,到时候镇刑司会送十车茶叶、二十匹绸缎作为谢礼。
\"首领,\"另一名亲兵低声道,\"那汉人商人还说,京营的都指挥叫石彪,是个草包,很好对付。\"
巴图拔出弯刀,月光照在刀上:\"管他是谁,进了黑松林,就是阎王的客人。\"
午时,黑松林峡谷。石彪勒住马,看着前方仅容两人并行的窄路,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已经走了两天,连个北元的影子都没见到,太安静了,安静得像座坟墓。
\"将军,\"传令兵跑过来,\"后队报说粮草车陷进泥里,得停下来修整。\"
石彪翻身下马,走到峡谷边,见两侧山壁陡峭,长满了低矮的灌木,藏几百人不成问题。他突然想起父亲说的\"有人不欲援兵抵达\",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传我命令,\"他厉声喊道,\"全军加速通过峡谷,到前面开阔地扎营!让粮草队先弃掉部分辎重,务必跟上!\"
可已经晚了。一声呼哨划破寂静,两侧山壁上突然滚下巨石,砸断了前队的去路。紧接着,箭如骤雨般落下,京营士兵惨叫着倒下,队伍瞬间溃散。
\"列阵!列阵!\"石彪拔刀呼喊,却挡不住士兵的恐慌。这些京营士兵多是市井子弟,平时只在校场操练,哪见过这等阵仗?有人转身想跑,却被后面的人堵住,自相践踏。
北元骑兵从山坳里冲出来,像砍瓜切菜般收割着生命。石彪挥刀砍倒两个骑兵,却被一支冷箭射中左臂。他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终于明白——这不是伏击,是屠杀。
十二日,宣府卫。谢渊接到黑松林败报时,正在核查大同卫的粮账。报信的士兵浑身是血,说石彪仅带十余人突围,其余尽数战死,粮草辎重全被北元劫走。
\"不可能!\"谢渊猛地拍案,\"五千人就算全是老弱,也能撑到阳和口,怎么会全军覆没?\"
士兵哭道:\"谢大人,北元像是知道我们要走哪条路,把峡谷两头都堵死了,我们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石指挥让我带话,说路线有问题,是镇刑司给的地图...\"
谢渊的手指在案上抠出深深的痕。他立刻让人备马,要去黑松林查勘,却被玄夜卫百户王瑾拦住。
\"谢大人,镇刑司有令,\"王瑾脸色苍白,\"说京营覆没是'天意',不让任何人去现场,违者以'通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