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莫叹孤忠无佐证,血痕终可照青史(2 / 4)
生路!\"
奔出约莫十里地,身后的喊杀声渐远。周显清点人数,只剩七百多人,不少人带了伤,血顺着甲胄往下滴。他让士兵在一片小树林休整,自己则靠着树干喘息,胃里空空如也,头晕得厉害。
\"百户,你看这个!\"一名士兵捡起一支北元的箭,箭杆上刻着个\"李\"字,\"这不是北元的记号,倒像是...镇刑司的刻痕!\"
周显接过箭,指尖抚过那个\"李\"字——李谟的李!他猛地明白,这不是简单的泄密,是李谟与北元勾结,要用他们的命做投名状!一股寒意从脚底窜起,比塞外的夜风还冷。
\"百户,现在怎么办?\"士兵们围过来,眼中满是绝望,\"连北元都跟李谟串通了,我们还能去哪?\"
周显将那支箭折断,沉声道:\"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活下去!李谟能勾结北元,就说明他怕了——怕我们找到谢大人,怕我们揭穿他的勾当!弟兄们,想想城里的家人,我们必须走下去!\"
他从怀里掏出岳峰的血布,借着月光展开:\"这上面写着'内奸',谢大人见了,定会明白一切。我们不是逃兵,是拿着证据的证人!\"
次日午后,残兵行至落马坡。这里地势险要,两侧是悬崖,中间只有一条窄路。周显让士兵休息,自己爬到一块巨石上了望,忽然看见远处尘烟滚滚——不是北元的骑兵,倒像是大吴的马蹄声。
\"是援军?\"一名士兵喜极而泣。
周显却皱起眉——宣府的援军不可能来得这么快,而且看尘烟的方向,是从京畿来的。他猛地想起岳峰的话:\"李谟不仅通敌,还会让镇刑司的人拦截我们!\"
话音未落,坡下传来喊声:\"前面的溃兵听着!镇刑司在此设卡,奉旨盘查!\"
周显的心沉到了谷底——果然是镇刑司的缇骑。他对士兵们道:\"都把兵器藏起来,装作溃散的败兵。我去应付他们,你们见机行事,能跑一个是一个。\"
缇骑领头的是个面白无须的千户,见了周显,皮笑肉不笑:\"你们是大同卫的?李缇骑说你们'临阵脱逃',让我们在此等候。识相的,跟我们回去受审,或许还能留条命。\"
周显故作惶恐:\"大人,我们是突围出来搬救兵的,不是逃兵!大同卫快守不住了,求您让我们去宣府找谢大人...\"
\"谢大人?\"千户冷笑,\"谢大人忙着整顿粮道,哪有空管你们这些'逃兵'?再说,按军制,溃兵需由镇刑司押回原籍,你们想去宣府,是想勾结边将谋逆吗?\"
周显的手按在腰间的血布上——看来不动手是走不了了。他使了个眼色,身后的士兵们悄悄摸向藏兵器的地方。
千户似乎察觉到不对劲,突然喝令:\"拿下他们!反抗者,以通敌论处!\"
缇骑的刀拔出来时,周显的士兵也亮出了藏在柴草里的兵器。双方在窄路上厮杀起来,缇骑的装备精良,却不如残兵悍不畏死。周显砍翻一个缇骑,对士兵们喊:\"往悬崖边退!那里他们人多施展不开!\"
激战中,周显的左臂被砍中,血瞬间染红了衣袖。他咬着牙,瞥见那千户正拿着弓箭瞄准自己,千钧一发之际,老兵赵二的儿子——十三岁的赵小三扑过来,用身体挡住了箭。
\"小三!\"周显目眦欲裂,挥刀劈死千户,抱起小三的尸体。孩子的眼睛还圆睁着,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炒面。
\"百户,快走!\"士兵们掩护着他往悬崖退,\"再不走,北元的人该追上来了!\"
周显放下小三,在他胸口按了个血指印——这是他们约定的记号,证明是大同卫的忠魂。他转身带队冲下悬崖侧面的陡坡,不少人失足滚落,惨叫声此起彼伏。
等他们终于站稳脚跟,清点人数,只剩三百多人。每个人都带伤,干粮早已吃完,只能嚼路边的野草充饥。周显望着身后的尘土,知道缇骑和北元的人还在追,而前面的路,越来越难走。
残兵抵达宣府卫地界的界碑处。这里本该有宣府卫的哨所,却空无一人,只有地上的血迹证明不久前有人来过。周显的心凉了半截——难道谢大人也被李谟他们控制了?
\"百户,你看!\"一名士兵指向界碑后的树林,那里有个穿着宣府卫甲胄的人,正朝他们招手。
周显警惕地走过去,那人压低声音:\"是周百户吗?谢大人让我在此等候,说你们可能会来。快跟我走,镇刑司的缇骑在前面设了卡,说要'清查奸细'。\"
周显认出他是谢渊的亲卫王勇,松了口气:\"王大哥,谢大人知道大同卫的事?\"
\"知道一些,但不全。\"王勇引着他们往密林深处走,\"谢大人收到岳指挥的密信,说李谟有问题,正想派人去查,就听说你们突围了。他怕镇刑司动手,特意让我来接应。\"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王勇指着前面的山坳:\"那里有个废弃的驿站,我们的人在那里等着,有吃的和伤药。谢大人今晚就过来。\"
士兵们听到\"吃的\",眼睛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