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最恨宵小焚罪证,谁怜铁血泣河山(4 / 4)
烧不掉商号的流水、匠户的供词、边关士卒冻裂的伤口,更烧不掉天地间的公道。
片尾
谢渊望着案上堆叠的卷宗,最上面那页“大同冻毙士卒名单”上,每一个名字都被朱砂圈出,墨迹洇透了纸背,像一颗颗尚未冷却的血滴。他知道,这场清查已彻底撕开了勋贵势力盘根错节的伪装,那些藏在田契、商号、军器局里的龌龊,那些依附在朝廷根基上的蛀虫,终将在律法的阳光下无所遁形。
而地窖里那捧未燃尽的纸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它将成为压垮这群贪腐勋贵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所有克扣军饷、漠视生命的罪恶,都在三法司的会审中、在边军的白骨前、在君王的雷霆之怒下,得到应有的清算。
寒风仍在呼啸,但御书房的烛火始终未灭。晨光终将穿透风雪,照亮那些被掩盖的真相,而这场迟到的公道,正在路上。
卷尾
《大吴史?德佑实录》载:“二十九年十月初五,大同守卒因冬衣迟滞冻毙五十人,引发哗变。帝急调冬衣安抚,旋即接谢渊奏报:李穆、王林勾结工部官员克扣冬衣银,王林见事急,令心腹烧毁账册,玄夜卫截获残页与人证。帝震怒,命将涉案者打入诏狱,三法司会审。
论曰:‘边军哗变,非因骄横,实因冻馁;宵小焚证,非因慌乱,实因罪深。冬衣虽薄,系边关生死;账册虽焚,留罪证残痕。此案之要,在以五十忠魂之血,警醒朝堂:苛待将士者,终将动摇国本;包庇贪腐者,难逃国法严惩。’
(德佑二十九年十月初六,三法司提审赵管事,其供出李穆、王林克扣冬衣银的详细流程,牵涉工部侍郎以下官员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