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琼林宴罢春风煦一日看遍长安槐(4 / 5)

加入书签

>他走到地图前,指尖在黑石岭的位置反复摩挲,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黑石岭的风,很快就要染上血了。

只要谢渊和萧栎死在半路上,大同卫的火药案就会永远成谜,李嵩会帮他稳住吏部,徐靖会压下诏狱的风声,这大吴的朝堂,终究还是他说了算。

与此同时,谢渊回到府中,立刻召来杨武。

书房里,他将早朝的经过告知杨武,杨武听完,脸色凝重:“大人,萧栎郡王的提议虽好,可石崇必不甘心,怕是会在半路动手。”

谢渊点头,他早有察觉——石崇退朝时那怨毒的眼神,绝不会是善罢甘休的样子。

“你立刻去做两件事。”

谢渊坐在案前,拿起笔写下字条,“第一,让人给大同卫右营总兵送密信,让他提前派兵守住旧火药库,别让石崇的人有机会销毁证据;第二,从兵部调二十名精锐,伪装成吏员,跟我去大同卫——这些人要懂武艺,能应付突情况。”

杨武接过字条,躬身道:“大人放心,属下这就去办,精锐会选最可靠的,都是边军出身,跟石崇的人没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渊又从抽屉里取出那枚缠枝莲蜡丸,放在案上:“萧栎郡王那边,我得去一趟——他提议同往大同卫,石崇定也恨他,咱们得互通消息,一起防备。”

他知道,萧栎虽有宗室护卫,却未必能应对石崇的死士,两人联手,才能更稳妥。

半个时辰后,谢渊来到萧栎府。

萧栎正在书房整理大同卫的军器账册,见谢渊来,连忙请他坐下。

“郡王,石崇必在半路动手。”

谢渊开门见山,“我已调兵部精锐伪装吏员,也给大同卫总兵送了信,郡王这边,需多带些可靠的护卫。”

萧栎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块木牌:“我早让周显派了十名玄夜卫暗卫,伪装成随从,跟咱们一起走——周显的人靠得住,能对付石崇的死士。”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松了口气——他们虽无“结党”

之名,却有“护社稷”

之实,这份默契,足以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萧栎将账册递给谢渊:“你看这页,大同卫旧火药库的位置,我已标出来了,咱们到了大同卫,先去那里查,石崇的人肯定没来得及转移。”

谢渊接过账册,指尖落在“旧火药库”

的标注上,眼中露出坚定:“只要查到火药,石崇就再也翻不了身。”

赵奎离开石崇府后,没敢耽搁,立刻去了玄夜卫北司。

他拿着玄铁令牌,调走五十名死士——这些死士多是孤儿,被玄夜卫收养训练,只认令牌不认人,是石崇最信任的力量。

死士们很快集结在北司的偏院,穿着统一的粗布短衫,面无表情,像极了真正的山匪。

“大人,五十人已到齐。”

死士统领单膝跪地,声音毫无起伏。

赵奎将玄铁令牌亮出来:“奉镇刑司石大人令,三日后在黑石岭执行任务,目标——谢渊、萧栎,不留活口。”

他将瓦剌箭、山匪衣服、北境草汁分给死士,“衣服换上,箭簇、弯刀处理好,别留下玄夜卫的痕迹。”

死士们沉默地接过东西,开始换装,动作迅利落,没有半分犹豫。

次日一早,赵奎带着三辆运粮车,从京郊的小路出。

运粮车的车夫是死士伪装的,车帘用粗布遮盖,里面装着火箭和煤油,表面撒了些谷物,看起来与普通运粮车无异。

路上遇到玄夜卫的暗哨盘问,赵奎拿出石崇给的“镇刑司缉匪”

文书,顺利通过——石崇早料到会有盘查,提前伪造了文书,借口“剿黑石岭山匪”

,堵住了所有可能的质疑。

傍晚时分,运粮车抵达黑石岭。

赵奎带着死士勘察地形,选了谷底最窄的一段作为伏击点——两侧悬崖高约十余丈,谷底路宽不足两丈,正好能堵住队伍。

死士们开始布置:在悬崖上绑好绳索,便于伏击时往下跳;在路两旁的草丛里藏好火箭筒;将瓦剌箭和染了草汁的弯刀摆在显眼位置,准备事后“遗留”

赵奎站在悬崖上,望着谷底的路,心中虽有恐惧,却更多是“破釜沉舟”

的狠劲——他知道,一旦失败,自己和家人都活不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夜色渐浓,黑石岭的风越来越大,吹得草丛“沙沙”

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血色屠杀,奏响前奏。

启程前一夜,奉天殿再次传来旨意——萧桓派周显送来了“御赐令牌”

,持令牌可调动大同卫所有边军,便于核查火药。

周显私下对谢渊和萧栎说:“陛下猜到石崇可能会动手,让我多派些暗卫跟着,务必保证二位安全。”

谢渊和萧栎心中一暖,知道萧桓虽有犹豫,却终究是护着忠良的。

谢渊府中,老管家正在收拾行李,将《军器账册》和火药残片拓印小心地放进木盒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