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如来翻掌祥云罩定乾坤了(6 / 8)

加入书签

谢渊在边镇将士心中威望极高,德佑年间他为边镇筹粮饷、造火器,甚至亲自押粮赴险,将士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今陛下为谢渊正名,将士们的士气瞬间提振,不少将士还举起兵器,高呼“谢大人忠勇!

陛下圣明!”

李默待欢呼声平息,继续道:“陛下还下旨,令工部尚书张毅在十日之内送三千件火器到宣府卫,户部尚书刘焕五日后调拨粮三万石、白银一万两到咱们这里!

有了火器与粮饷,咱们的防务会越来越稳固!

瓦剌若敢来犯,咱们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为大吴的百姓守住边疆!”

将士们再次欢呼,声音震得演武场周围的旗帜猎猎作响。

李默随即下令:“各营将领即刻归营,加强防务巡逻,尤其是西北方向的烽燧,要安排专人值守,一旦现瓦剌游骑,立刻点燃烽燧,通知各营做好战斗准备!”

将领们齐声应“遵令”

,转身快步归营,演武场上瞬间忙碌起来,士兵们的脚步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透着昂扬的斗志。

大同卫的军营里,都督同知岳谦也收到了萧桓的圣旨与周显的密信。

岳谦召集了大同卫的将领,将圣旨与密信放在案上:“陛下已为谢大人正名,还令京营副将秦云率五千士兵来大同卫支援,三日后便到!

另外,玄夜卫传来密报,镇刑司的旧党余孽可能会在大同卫制造事端,嫁祸咱们防务不力,咱们要多加防备!”

将领们闻言,都露出警惕的神色——旧党在大同卫曾有不少亲信,当年石迁任镇刑司提督时,便在大同卫安插了不少密探。

岳谦指着防务地图,部署道:“从今日起,加强大同卫周边的巡逻,尤其是通往漠北的要道,要派精锐士兵值守;各烽燧要与宣府卫联动,每日午时、子时各联络一次,确保信息畅通;秦云将军的援军三日后抵达,咱们要提前准备好营地与粮草,迎接援军。

另外,派探子密切监控镇刑司旧党的动向,若现异常,立刻上报,不可擅自行动,以免中了旧党的圈套!”

将领们纷纷点头,躬身应“遵令”

大同卫的防务在裁决的影响下,变得更加严密,将士们的士气也因陛下的支持而高涨,整个军营都透着一股积极备战的氛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边镇的消息通过玄夜卫的密探传到京师时,萧桓正在御书房与谢渊讨论边镇的后续防务。

萧桓看着密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谢卿你看,只要朝堂团结,边镇的将士们便有了底气,防务也能稳固。

这便是朕为何要坚决止党争、促协同的原因——朝堂是根,边镇是叶,根稳才能叶茂;边镇是盾,百姓是心,盾固才能心安。”

谢渊躬身道:“陛下英明。

如今六部联动,边镇安稳,旧党收敛,大吴中兴的根基已筑牢,只要咱们继续同心协力,定能开创天德盛世。”

石崇、徐靖得知边镇士气提振、六部联动、玄夜卫加强监控的消息后,心中满是忌惮,旧党的嚣张气焰彻底被打压下去。

石崇的府宅里,深秋的落叶飘落在庭院中,无人清扫,透着几分萧瑟。

石崇坐在书房的案前,看着手中的密信——这是镇刑司旧党余孽送来的,说玄夜卫的探子已盯上他们的住处,劝石崇暂时不要行动。

石崇将密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脸色铁青:“没用的东西!

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敢来报信!”

徐靖坐在石崇对面,手中端着茶杯,却没心思喝,茶水早已凉透:“石大人,如今陛下信任谢渊,六部都听陛下的,玄夜卫又看得紧,咱们的人根本插不进去。

毁证据、造事端的计划,恐怕很难实施。

依我看,咱们还是暂时收敛锋芒,避避风头,等日后有机会再说。”

石崇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眼神中满是不甘:“我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可谢渊的威望越来越高,再等下去,咱们旧党就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徐靖道:“话虽如此,可现在动手,无疑是自寻死路。

玄夜卫的探子天天盯着咱们的府宅,咱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陛下的眼皮底下,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石崇沉默良久,终于点头:“也只能如此。

你立刻通知镇刑司的旧党余孽,让他们暂时不要异动,待风头过后再做打算。

另外,周瑞那边,你去提醒他,好好在工部做事,不要再想着报复谢渊,若他敢惹出麻烦,咱们谁也保不住他。”

徐靖应道:“我知道了,我会即刻派人通知他们。”

两人正说着,石崇的亲信匆匆进来,递上一份情报:“大人,户部的粮饷已经送到江南,赈灾工作进展顺利,百姓都在称颂陛下与谢大人;边镇的火器也已开始制造,工部的工匠们日夜赶工,十日之内定能完成。”

石崇接过情报,看完后扔在案上,冷哼一声:“谢渊倒是会邀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