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千石林夜月诉困感玄言(1 / 4)
第6集千石林夜月?诉困感玄言
夜月浮空,乃上古月神望舒所驾“素辉轮”
投射的月华,清辉如练,遍洒千石林,将整片石林浸在银白之中,却又在银白里泛着极淡的青芒——那是女娲补天后遗留的“息壤余韵”
,藏于月华中,能温养魂息、镇抑戾气。
石峰在月华下投出参差暗影,或如伏羲八卦中的“坎卦”
(象征水)蜿蜒,或如神鳌蛰伏的脊背横亘,影纹间隐有上古符文流转,似天地间最古老的密语。
松枝筛月,针间凝着的霜粒映月华作碎银,风过松梢,涛声呜咽,不似凡响——那是松魂在轻吟上古《安魂辞》,三百年前京营兵魂化松后,松涛便常带此声,只为安抚困于南宫的太上皇。
涛声穿轩窗而入,落在“听松轩”
的青瓦上,瓦缝间藏着玄真道的“隔音纹”
,却拦不住这带着兵魂余温的声响。
此轩非寻常建筑,轩柱乃神鳌肋骨所制,骨内藏神鳌灵脉,能引月华入轩;轩顶青瓦混着女娲神石粉末烧制,月华落其上,会泛出淡淡的虹光;轩内地面铺“忆昔石”
,石面能映出过往影像,三百年前太上皇与苍玄对弈时,常能在石上看到少年时共同练兵的场景。
今轩柱仍存“松影伴棋声”
五字刻痕,乃苍玄以兵魂为墨所书,墨色已淡,却在月华照拂时泛出微光,痕间藏着无数细小的松魂虚影,作倾听状,似在等待当年的对弈声再次响起。
太上皇手持镇厄新印,印上伏羲八卦的“兑卦”
(代表泽,象征悦服)纹路受月华引动,泛出柔和的银青光,沿指尖漫入掌心,与体内血脉灵力交织,化作一缕极细的光丝,悄然探向轩柱——光丝触柱,刻痕中的松魂虚影忽明,似与他血脉相认,出极淡的共鸣声,如蚊蚋轻吟,却清晰入耳。
青冥子持玄真木藜杖,杖身云纹流转,杖端混沌伴生珠映着月华,珠内浮现金白光影——那是听松轩过往的记忆碎片,正随着月华的流转缓缓拼凑。
二人缓步入轩,轩内案几蒙尘,尘粒在月华下泛着微光,似无数细小的星子;案几乃玄冰狱寒玉所制,玉面能凝住气息,三百年前苍玄执子落下时的余温,竟仍在案心残留。
唯案心一盘残棋未收:黑子乃“玄铁戾石”
所造,石内藏蚩尤戾气余痕,棋面泛着极淡的乌光;白子乃“伏羲八卦石”
所制,石内裹京营兵魂的忠魂息,棋面泛着柔和的金光。
黑白子错杂,黑子围白,白棋仅剩一隅,却有一子悬于险地,似待落子而终未决——那悬子的位置,恰是八卦中的“乾卦”
位(象征天,代表君权),似在暗示太上皇如今的困局。
太上皇指尖拂过案沿,触到薄尘下的木纹——那是当年苍玄执子不慎,棋子磕出的浅痕,痕边泛着极淡的红光,乃苍玄指尖兵魂血所留,三百年未褪。
他眸中月华颤动,血脉灵力微微波动,竟引动了案几寒玉的“忆昔”
之力——案面忽显幻境:三百年前的听松轩,月华同样清辉遍洒,他与苍玄对坐案前,苍玄执黑,他执白,棋盘上黑白交错,正杀至胶着。
苍玄笑道:“陛下,此局若想胜,需弃右下角三子,舍小取大。”
他却摇头:“三子虽小,却连着边角气脉,弃之则全局危。”
苍玄叹曰:“陛下过于执着‘守’,却不知有时‘舍’方能‘得’。”
幻境渐散,太上皇收回指尖,声含凉意:“先生观此夜月,三百年前,朕与苍玄在此对弈,月照棋盘,松声落子,何等自在。
彼时无南宫之困,无戾气之忧,君臣同心,唯论棋道与天下……”
他转身指案上残棋,声音沉如寒潭,“而今……饮食需内宫按月拨给,米麦常带霉气——那霉气非寻常霉,乃玄通用‘蚀魂草’所制,混在粮中,能缓慢侵蚀朕的灵力;往来宫人,唯魏奉先数人——那魏奉先,乃玄通以蚩尤戾气与凡人魂魄炼制的‘傀儡人’,名为伺候,实为监视,他双目能记录朕的言行,双耳能听轩内细微声响,连朕与先生今日之言,恐已传入玄通耳中;更甚者,太庙春秋祭礼,朕身为先帝,竟不得入庙上香——太庙乃伏羲血脉传承之地,庙中列祖列宗的牌位,皆以女娲神石所制,能感知后裔安危,今朕不得入庙,牌位恐已被玄通用‘遮魂布’所盖,再也感知不到朕的存在。
先生谓‘世事如烽烟’,可这南宫困厄,日夜缠绕,如影随形,此非囚乎?”
青冥子藜杖倚案,玄珠映月作冷光,扫过轩柱“松影伴棋声”
刻痕——刻痕中的松魂虚影忽聚成苍玄的轮廓,虽模糊,却能看出身披玄甲,手持长枪,似在倾听。
“陛下所言,乃‘身困’。”
青冥子缓声道,“身困如石缝之松,虽根不得展,然枝可凌云,如千石林中那株‘破岩松’,生于百丈石隙,却能引月华而长,枝桠触天;心困如井底之蛙,虽身能跃,却不敢窥天,如当年被蚩尤戾气所困的仙民,明明有逃出生天之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