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官官相护难阻铁笔写春秋(2 / 5)

加入书签

在吴江,借寺庙之名匿报”

“某田在嘉兴,挂官田之户免缴”

信中写道:“赵总督既忧哗变,何不先查士绅匿田?漕卒怨言,非因改革,乃因士绅私吞粮饷,致卒无饱食。

若总督愿同查贪腐,渊愿与你共担朝堂非议;若仍护私弊,渊必奏请陛下,查漕运总督署所有账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封回信送出第五日,第三封书信到了,这次是江南士绅集团的“说客”

——致仕的户部尚书周忱所写,信中满是“故旧情谊”

:“谢贤弟:昔年你守德胜门,愚兄曾捐银助军,今漕运改革,若过严,恐伤江南士绅之心。

某等愿补缴漕粮五万石,望贤弟将‘核田亩’改为‘自愿申报’,给士绅留余地,亦给贤弟留退路。”

信末还提了一句:“刘焕尚书昨日还与某论及你,说‘漕运事急,需缓进’。”

谢渊看着“刘焕尚书”

四字,心中一沉——户部尚书刘焕掌漕粮核算,竟与士绅互通声气,难怪之前请拨边军冬衣,他百般推诿。

他翻出秦飞刚送来的账目副本:赵伦去年从苏州恒昌票号支取银十万两,其中五万两转入刘焕的妻弟名下,备注是“漕粮损耗补偿”

——所谓“损耗”

,不过是贪腐的遮羞布。

他写第三封回信时,没有提周忱的“故旧情谊”

,只附了赵伦与刘焕的账目副本截图(玄夜卫从票号账房抄出):“周大人既提故旧,当知渊守德胜门,非为士绅捐银,乃为守苍生。

今漕运总督与户部尚书勾结,私分漕银十万两,清单在此。

士绅补缴五万石,仅及私吞之半,何谈‘留余地’?若真为社稷,当缴全匿粮,再辞‘优免役’之权,否则,渊必奏请陛下,查抄苏州恒昌票号所有流水。”

信送出当日,谢渊便让杨武拟《漕运查账疏》,奏请“派玄夜卫北司与御史台联合查漕运总督署、江南各府田亩册、苏州恒昌票号流水”

疏文递入乾清宫,萧栎虽仍病重,却立刻朱批“准奏”

——帝王也知,漕运积弊不除,边军难安,社稷难稳。

查账疏奏准的第二日,第四封士绅书信到了,这次竟用了“血书”

的噱头——信纸上沾着几滴鸡血,字迹潦草,是徐阶的次子徐璠所写:“谢渊!

你若再查漕运,某便率江南士绅上京叩阙,告你‘苛待士绅、扰乱地方’!

昨已派人联络宣府卫漕卒,若你不罢查,便让漕卒断粮,看你如何向边军交代!”

信中还夹着一张漕卒的“断粮声明”

,上面有三个漕卒头目的签名,秦飞辨认后,说“皆是徐阶的佃户,并非真漕卒”

谢渊将“血书”

扔在火炉旁,火苗舔舐着信纸边缘,像在吞噬士绅的虚张声势。

他召来秦飞,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徐璠派人联络漕卒,正好,让玄夜卫暗探扮成漕卒,混入其中,录下他们的煽动之词;另外,查徐阶的佃户,看有多少被强征冒充漕卒,若有,立刻解救,送回江南。”

秦飞躬身道:“大人放心,属下定让他们的‘哗变’计划,变成自投罗网。”

第五封回信,谢渊写得极短,仅三十字:“徐璠:鸡血充血书,欺人耳;佃户扮漕卒,愚人目。

若敢断漕粮,便是谋逆,渊必斩立决。”

信送出时,他特意让亲兵将徐阶佃户被强征的证据,一并送到江南各府的知府手中——他要让地方官知道,士绅所谓的“护民生”

,不过是胁迫百姓、扰乱漕运的借口。

不出三日,苏州知府便密报:“徐阶佃户二十人被强征,已被玄夜卫解救,士绅的‘叩阙’计划因无人响应,暂搁置;刘焕尚书昨日派人去漕运总督署,欲销毁账目,被玄夜卫暗探拦下。”

谢渊知道,官官相护的网,已出现裂痕,士绅的威胁,不过是强弩之末。

第六封书信,是江南士绅集团的“求和信”

,由徐阶亲自写就,语气已无之前的傲慢,多了几分慌乱:“谢太保:某等愿缴匿报漕粮九万石,补银十万两,求太保罢查票号流水,勿牵连宗室(江南士绅多与宗室联姻)。

某等亦愿奏请陛下,赞太保‘整顿漕运有功’,为太保加官进爵。”

信中还附了一份“宗室联姻名单”

,上面列着徐阶之女嫁与周王次子、王琼之子娶与鲁王孙女等信息——士绅想用宗室施压,逼谢渊让步。

谢渊看着“宗室联姻名单”

,指尖在“周王次子”

上停顿——周王是元兴帝的胞弟,若真牵连,恐引宗室非议。

但他更清楚,若今日因宗室让步,明日漕运积弊必复燃,边军仍会冻毙,社稷仍会动荡。

他召来张启主事,让其核对名单上的宗室与士绅的往来账目:“看是否有宗室通过士绅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