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刃斩顽奴明纪法心牵亡卒恸肝肠(3 / 5)

加入书签

,指尖拂过布上的血迹,那是宣府卫士卒的血,是他昨日还叮嘱要照看好的人。

“张达,你可知罪?”

谢渊转身,声音冷得像冬日的风。

张达跪在地上,头抵着青砖,声音颤:“臣……臣一时慌了神,误了传令……”

“慌了神?”

谢渊冷笑,从袖中掏出秦飞送来的密报,“昨日张文给你的锦盒里,是五百两银子吧?他让你‘缓传指令,乱其阵形’,好让李嵩旧部参我‘治军无方’,你敢说没有?”

张达的身子猛地一僵,却仍狡辩:“大人冤枉!

那是张文侍郎给我的‘合练犒赏’,不是……不是贿银!”

此时,秦飞带着两名玄夜卫走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和一封密信:“大人,从张达营帐搜出的,锦盒里是五百两银子,密信上是张文写的‘合练时缓传指令,事成后再赏五千两’,笔迹已由张启主事核验,是张文亲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渊接过密信,展开时,指尖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信上的字迹潦草,却透着赤裸裸的恶意——“若能致合练失序,谢渊必遭陛下斥责,团营之权可复归勋贵”

他将密信扔在张达面前:“你还敢狡辩?因你一己之私,两名士卒殒命、三名重伤,这账,你拿什么还?”

张文闻讯赶来,身着正三品吏部侍郎的官袍,脸色白却仍强装镇定:“谢大人,张达虽有过失,却也是无心之失,且他是开国勋贵之后,按《大吴会典?勋贵条例》,可从轻落,何必赶尽杀绝?”

谢渊转过身,目光如刀:“开国勋贵之后?若勋贵之后都像他这般,收受贿赂、草菅人命,大吴的军威何在?士卒的性命何在?”

他走到校场中央,对着列阵的士卒们高声道:“诸位兄弟!

今日合练失序,非因你们不勇、不练,是因张达收受贿赂、延误指令,致两名兄弟殒命!

《大吴律?军律》第七条:‘督阵官失职致士卒亡者,立斩无赦’——今日,我便要按律行事,让枉死的兄弟瞑目!”

士卒们齐声高呼:“按律行事!

还兄弟公道!”

声音震得校场的铜铃微微颤动。

张文还想争辩,却被岳谦拦住:“张侍郎,你私贿张达、暗谋乱军,已是同罪,若再阻挠,便一并拿下,交由刑部审问!”

张文脸色骤变,不敢再说话,只能退到一旁,看着谢渊拔出腰间的佩刀——那是元兴帝赐给岳峰的刀,刀鞘上还留着北征时的刀痕。

校场中央竖起一根木桩,张达被绑在桩上,脸色惨白如纸。

谢渊手持佩刀,走到他面前,声音沉得像惊雷:“张达,你可知你错在何处?错在忘了‘令行禁止’是军之本,错在拿士卒性命换私利,错在勾结旧党、扰乱军心!

今日斩你,既是告慰枉死的兄弟,也是警示所有人——在团营,无论你是勋贵之后,还是寒门士卒,只论军纪,不论出身!”

话音落,谢渊挥刀而下,刀光闪过,张达的人头落地,鲜血溅在青石板上,与之前士卒的血迹混在一起。

校场上鸦雀无声,片刻后,爆出震天的欢呼:“谢大人英明!

军纪如山!”

谢渊收起刀,走到两名殒命士卒的遗体前,躬身行礼:“兄弟,我替你们报仇了,日后,我定会让团营军纪严明,不让你们的血白流。”

谢渊命人将张达的人头挂在校场辕门,旁贴告示:“督阵千户张达,收贿乱军、致士卒殒命,按律斩之,警示诸将。”

随后,他召来各营将领,重新制定合练章程:“日后合练,设两名督阵官,互相监督;每刻钟报一次阵形进度,若有延误,先停职再查;玄夜卫各派一人驻营,监督指令传递,防旧党作祟。”

杨武担忧道:“大人,张文是吏部侍郎,今日斩了张达,他定会在朝堂参您‘擅杀勋贵之后’,恐有麻烦。”

谢渊冷笑:“我有密信、有玄夜卫的勘验记录、有士卒的证词,他参我?我倒要参他‘私贿乱军、构陷忠良’!

秦飞,你即刻将张文的罪证整理好,明日早朝呈给陛下,让他也尝尝牢狱之苦。”

医帐传来消息:三名受伤的士卒已脱离危险,其中一名伤兵醒后,挣扎着要下床:“大人,俺还能合练,俺们宣府卫的人,不怕苦!”

谢渊走进医帐,按住他的肩:“好好养伤,合练的事有兄弟们,等你好了,再带新卒练鸳鸯阵,好不好?”

伤兵含泪点头:“好!

俺听大人的!”

谢渊走出医帐,望着校场上重新开始合练的士卒——神机营的弩箭再次齐,五军营的盾阵严丝合缝,三千营的骑兵进退有序,没有半分混乱。

岳谦策马走来:“大人,按新章程合练,进度快了不少,陈猛说,再有十日,定能练到‘步阵如一’。”

谢渊点头,目光扫过辕门处张达的人头,心中清楚:这一刀,不仅斩了失职的将官,更斩了旧党扰军的气焰,斩出了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