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一声信号惊雷裂千道枪锋透甲青(3 / 5)

加入书签

;死胡同设路障,诱敌深入后,由预备队从侧巷杀出,截断退路。”

他顿了顿,指向北安里:“此处是敌军必经之路,派五十名熟悉街巷的士兵伪装成流民,遇敌便往柳荫巷诱骗,切记不可暴露。”

指挥使俯身细看图纸,眼中满是敬佩:“陛下此图,兼顾隐蔽与火力,臣立刻按图部署!”

德胜门守将却有顾虑:“陛下,若瓦剌察觉伏兵,不从街巷走,反而强攻箭楼,如何应对?”

萧栎早已想好对策:“你部只需坚守箭楼,佯装兵力不足,诱敌分兵迂回;待其进入街巷伏兵圈,再以信号弹为号,内外夹击。”

守将躬身:“臣明白了!”

两人退下后,萧栎拿起图纸,再次检查——从火器配置到人员部署,从诱敌策略到协同信号,无一疏漏。

他想起永熙帝教他读《孙子兵法》时说“兵者,诡道也,非利不动,非得不用”

,今日这巷战伏兵,正是“诡道”

之策,以街巷为险,以火器为利,方能以少胜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酉时,萧栎换上甲胄,决定亲赴德胜门查看部署情况。

刚出皇宫,便见顺天府尹匆匆赶来,递上一份清单:“陛下,疏散百姓的安家银已放完毕,尚有十余户老人不愿离开,说‘守着祖宅,死也不走’。”

萧栎皱眉:“带我去见他们。”

来到柳荫巷一户老宅,三位老人正坐在门槛上,见萧栎到来,纷纷起身行礼。

“老人家,为何不愿离开?”

萧栎轻声问。

最年长的老人道:“陛下,这宅子是先祖传下来的,住了五代人,若我们走了,伏兵开火,宅子毁了,我们也无家可归了。”

萧栎心中一软,却也明白战局为重:“老人家放心,战后朕令工部修复所有受损民宅,且加倍补偿安家银。

若你们愿留下协助伏兵——比如传递信号、看管火器,朕许你们‘忠义民’称号,子孙可免徭役三年。”

老人们眼睛一亮,齐声应道:“愿为陛下效力!”

萧栎点头,对指挥使道:“安排老人在安全的民宅值守,负责传递巷内动静,不可让他们涉险。”

走进柳荫巷,神机营士兵已开始部署:有的在民宅墙上凿射击孔,大小正好容火铳伸出;有的在老槐树下挖坑,固定神机炮底座;有的在死胡同堆放木石,路障堆得整齐牢固。

一名士兵正在擦拭火铳,铳管擦得锃亮,他见萧栎到来,停下手中活计,躬身行礼:“陛下放心,这火铳能打准,定不让胡虏过去!”

萧栎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们了,守住这里,就是守住你们的家。”

夜幕降临,街巷内亮起火把,映照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

萧栎走到碾坊,见十门神机炮已架设完毕,炮手们正在调试仰角,每门炮旁都堆着十枚炮弹,用麻布包裹着。

“陛下,这神机炮射程可达百丈,在胡同里开火,可覆盖整条积善胡同。”

炮手队长躬身禀报,声音带着自信。

萧栎点头,亲自检查炮尾——没有裂痕,铸造精良,比上午那门残炮强上百倍。

他问:“炮弹够吗?”

队长道:“周侍郎补交的炮弹足够,每门炮可射二十次。”

此时,秦飞派人送来密报:“陛下,追查私商时,抓获理刑院小吏一名,供认周瑞转卖的火铳中有百杆流入瓦剌细作手中,用于侦查街巷地形。”

萧栎脸色一变——瓦剌已掌握街巷情况,诱敌之计需调整。

他立刻召来指挥使:“令伪装流民的士兵,多带些‘残损火铳’,故意让瓦剌细作看到,让他们以为我们火器不足,放松警惕。”

指挥使领命而去,萧栎望着漆黑的街巷,心中暗忖——这场博弈,不仅是战术的较量,更是心理的比拼。

亥时,部署全部完毕,神机营士兵各就各位,民宅内的火铳手贴着墙站立,枪口对准巷口;神机炮旁的炮手蹲坐待命,手指放在引信旁;伪装流民的士兵蜷缩在北安里入口,身上盖着破棉絮,看似疲惫不堪。

萧栎站在德胜门箭楼上,望着远处瓦剌营地的篝火,心中虽有紧张,却更多是坚定——他相信自己的部署,相信神机营的士兵,更相信这场巷战,能守住京师的门户。

一名年轻的火铳手从民宅探出头,见萧栎在箭楼上,便举起手中的火铳,用力挥舞了一下。

萧栎点头示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士兵,有的才十六七岁,有的已年过半百,却都愿为守护家园而战。

他想起绘图时混入墨汁的指血,那不仅是血,更是他与士兵们同生共死的誓言。

“陛下,夜深了,该回宫了。”

太监轻声提醒。

萧栎摇头:“朕就在这里等,等瓦剌来,等捷报来。”

他走到箭楼的垛口旁,望着街巷深处的火把,那火把连成一片,像一条火龙,守护着京师的安宁,也守护着大吴的希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