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风嘶异响疑奸踪未遑轻语路千岑(3 / 6)

加入书签

愣了愣,仔细回想:“是湿的,地面上还有水痕,像是刚有人泼过冷水。”

参将点头:“是内奸的诡计,泼冷水是为了掩盖足迹的温度,让我们以为陛下刚离开。

千户,你带两人守在这里,若见着任何人——哪怕是玄夜卫的人,都要先吹哨确认身份,再让他们靠近。”

宣府卫千户刚要应下,却又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刻意的急切:“参将大人,这里离瓦剌主营太近,只留两人守着太危险,不如让他们随我们一起搜?就算遇着敌兵,人多也有个照应。”

参将的目光落在千户未受伤的右臂上,见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甲胄的扣环——那是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千户倒是格外关心弟兄们的安危,”

参将冷笑一声,“方才在左路,你怎么没想着让弟兄们避开假瓦剌兵?就按我说的办,守在这里,这是军令。”

千户的脸涨得通红,却只能躬身应道:“属下遵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离开山洞前,参将悄悄对亲卫小校道:“你派两个机灵的士兵,绕到山洞后面盯着,看千户会不会传信号。

若他敢动歪心思,立刻回报。”

小校点头应下,待参将走远后,便选了两名士兵,让他们换上瓦剌兵的旧甲胄,钻进山洞后的密林。

果然,不过半柱香的工夫,士兵便回报:千户正用一块黑色的令牌对着东南方向晃了晃,片刻后,便有三道黑影从密林里窜出,与千户低声交谈了几句,又钻回了林子。

参将率中路与右路的士兵继续往西北走,蹄印在瘴雾中时隐时现,每一处蹄印的深度都略有不同——有的深、有的浅,像是刻意留下的标记,指引着方向。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出现一处陡坡,坡上的腐叶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蹄印延伸到坡边,却突然消失,只留下一道浅浅的拖痕,像是马蹄打滑所致。

“参将大人,蹄印没了!”

亲卫小校急得声音颤,蹲在坡边四处查看,却只看到厚厚的腐叶,“难道陛下摔下去了?”

参将却不急,从怀中摸出一块打火石,点燃一片干燥的树叶,扔到坡下的腐叶堆里——树叶烧了片刻便熄灭,却露出下方的土层:土层上有淡淡的马蹄印,只是被腐叶盖得严实,若不细看,根本现不了。

“是陛下故意用腐叶盖住的,”

参将松了口气,“你看,土层上的蹄印是朝西南的,陛下定是往那边走了。”

刚要下坡,身后忽然传来急促的哨声——是千户的“遇敌”

信号,却比之前快了一倍,还夹杂着兵刃碰撞的脆响。

“不好!”

亲卫小校脸色一变,“定是千户引了真瓦剌兵来!

我们快回去救弟兄们!”

参将却按住小校的肩膀,目光沉了下来:“再等等。

若真是瓦剌兵,千户的哨声不会这么有规律——他在故意引我们回去,好让西南的伏兵趁机截住陛下。”

话刚说完,坡下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马蹄声,声音很轻,却带着“踏雪”

特有的节奏——每三步便会停顿一下,是皇帝骑乘时的习惯。

“是陛下!”

小校激动地喊道,刚要出声,却被参将捂住嘴,“别喊!

万一有伏兵!”

马蹄声越来越近,坡下的密林里渐渐露出一抹明黄色——是皇帝的龙袍下摆,只是龙袍的左臂处沾着大片的血,比中路现的血迹更浓。

皇帝骑在“踏雪”

上,脸色苍白,却仍挺直脊背,手中的长刀紧紧攥着,刀刃上还沾着新鲜的血渍。

“陛下!”

参将再也忍不住,快步走下陡坡,跪在地上,“臣等护驾来迟!”

皇帝勒住马,声音带着疲惫:“你们来了就好。

方才在山洞附近,见着三个黑衣服的人,像是镇刑司的,我便绕到了这里,还杀了一个想偷袭的伏兵。”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亲卫小校的惊呼:“参将大人!

千户带着瓦剌兵来了!”

参将回头,见坡上的腐叶被马蹄踏得乱飞,宣府卫千户骑着马,身后跟着十余名真瓦剌兵,手中的弯刀闪着寒光。

“陛下快走!”

参将起身,长刀横在身前,“小校,你护着陛下往西南走,那里有谢太保的援军!

我来断后!”

皇帝却摇头:“朕不走!

你带着残兵,怎么敌得过他们?”

参将急道:“陛下,臣的命是谢太保给的,今日就算战死,也要护陛下安全!”

瓦剌兵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宣府卫千户在马上喊道:“参将!

别抵抗了!

镇刑司的大人说了,只要你把陛下交出来,就饶你不死!”

参将冷笑一声,长刀指向千户:“你忘了宣府卫的誓言?忘了谢太保怎么教我们的?今日就算是死,我也不会让你们伤着陛下!”

亲卫小校趁机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