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一剑自刎明臣节血溅城楼染木栏(3 / 6)

加入书签

赶来,脸色难看。

“赵将军,秦指挥使,”

陈忠翻身下马,将一本账册递给赵承,“这是户部粮仓的底账,王述私扣了西直门粮饷五千石,转卖给了张记粮行,得银三百两,还在账册上写‘粮受潮霉变,已销毁’——这是赤裸裸的贪赃!

某想拿人,可王述说是‘刘焕尚书(原户部尚书,已下狱)旧例’,还请了马昂尚书说情,马昂竟说‘先查后拿,不可惊扰’!”

赵承看着账册上“五千石”

的字样,又想起士卒们饿肚子的模样,气得手都在抖:“王述、马昂……这些奸贼,国难当头还在贪私!

秦指挥使,陈侍郎,某恳请你们,一定要查清这些人的罪证,不然西直门的士卒,就算不被胡贼杀死,也要被饿死、被劣质火炮炸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飞和陈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沉重。

秦飞道:“将军放心,某定尽快让张启查出马昂的罪证;陈侍郎也会想办法追回粮饷。

只是……瓦剌怕是快有动作了,将军务必加强戒备,尤其是西北角楼,某总觉得那里会出事。”

赵承点头,走到城楼边,望着远处瓦剌营帐的方向,心里满是不安——内有奸贼贪粮纵敌,外有胡骑虎视眈眈,西直门的千余士卒,能守住这座城门吗?他摸了摸腰间的环刀,那是父亲临终前传给她的,父亲是永熙帝时的边将,战死在宣府,临终前说“守土护民,是咱们赵家的本分”

“爹,儿子定不会辱没您的名声。”

赵承在心里默念,眼神渐渐坚定。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西直门的了望哨就出了警报:“胡贼来了!

好多胡骑!”

赵承猛地从城楼上的草堆里爬起来——他昨夜只睡了一个时辰,一直在巡查城楼。

他抓起环刀,冲上城楼,只见远处的官道上,瓦剌的骑兵像黑色的潮水,涌向西直门,最前面的十门红夷炮,炮身闪着冷光,在晨光中格外刺眼。

“快!

滚石、热油备妥!

火炮架起来!”

赵承嘶吼着下令。

士卒们赶紧行动,有的扛着滚石堆在垛口后,有的将热油倒进铁桶,还有的去搬火炮——可刚搬起一门火炮,炮身就“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炮轮断了一根,是之前试炮炸膛时震坏的,工部一直没派人来修。

“将军,火炮只有七门能用,还有三门要么炮轮坏了,要么炮膛有裂!”

负责火炮的士卒急得满头大汗。

赵承心里一沉,却仍强作镇定:“先用七门!

对准胡贼的炮阵!”

瓦剌的骑兵很快到了城下,也先骑着黑马,站在阵前,看着城楼上的赵承,哈哈大笑:“大吴的将军,识相的就开城门投降,某饶你不死,还封你做个千户!

不然,今日就踏平西直门,屠了你这满城百姓!”

赵承冷笑一声,拿起弓箭,一箭射向也先,虽没射中,却擦着也先的耳边飞过,钉在他身后的旗帜上。

“胡贼!

某乃大吴将领,宁死不降!

想踏平西直门,先踏过某的尸体!”

也先脸色一沉,挥手道:“开炮!

轰西北角楼!”

“轰——轰——轰——”

十门红夷炮同时开火,炮弹拖着黑烟,直奔西直门西北角楼。

赵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之前让人用粗木支撑过朽坏的木梁,可他知道,那只是临时补救,根本挡不住火炮。

第一炮弹落在西北角楼的城砖上,酥裂的城砖瞬间崩碎,木屑飞溅;第二炮弹击中了木梁,支撑的粗木“咔嚓”

一声断了;第三炮弹,直接轰在木梁的朽坏处——“轰隆”

一声巨响,西北角楼的半个箭楼轰然倒塌,烟尘弥漫中,八十名守楼士卒的惨叫声、木梁砸落的巨响混在一起,赵承亲眼看见一名十五岁的新兵被断梁砸中,小小的身躯瞬间被压得变形,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把没来得及射出的弓箭。

“不!”

赵承目眦欲裂,一口鲜血险些喷出。

他刚要下令士卒去救,瓦剌的箭雨就呼啸而至,冲上去的几名士卒瞬间被射中,倒在血泊中。

“将军!

侧门……侧门被人打开了!”

亲兵的喊声让赵承浑身一震。

他转头看向侧门方向,只见侧门的吊桥正在缓缓放下,一个穿着镇刑司官服的人,正挥着白旗,对着瓦剌兵大喊:“太师,某已开侧门,快进来!”

“是刘安!”

秦飞派来的暗探突然喊道——他一直盯着镇刑司旧吏的动向,没想到刘安竟混进了城。

赵承气得浑身抖,拔出环刀:“刘安!

你这通敌叛国的奸贼!

某杀了你!”

他想冲过去,却被瓦剌的火炮拦住,炮弹落在他身边,炸起的碎石划伤了他的右腿,鲜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