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煮尽皮胶连骨嚼刮甲犹见旧血痕(3 / 5)

加入书签

险些熄灭。

"

孝敬粮?!

"

他声音劈了,"

库里只剩十二石霉的谷子,够弟兄们塞牙缝吗?他李谟要粮,就把我的骨头拿去熬汤!

"

小吏扑通跪下:"

大人,您小声点!

昨日巡夜的王百户,就因为骂了句缇骑不是东西,被李监军的人拖去箭坊,说是通敌哨探,活活打死了!

"

周瑾瘫坐在椅上,看着帐角堆着的空粮袋。

那些袋子原该装满米麦,如今却被李谟的人换成了沙土——上个月他清点时,现袋底有镇刑司的火漆印,那是漕运时用来标记"

内监私粮"

的。

他当时就该烧了账本举报,可他怕,怕连累在顺天府学读书的儿子。

帐外突然传来喧哗,李谟的声音穿透风雪:"

周瑾!

再敢抗命,咱家就奏请陛下,抄你满门!

"

宣府卫往大同的官道上。

谢渊的轿子停在一具冻僵的尸体前。

死者是大同卫的驿卒,背上插着三支箭,手里还攥着半封血书。

"

大人,箭簇是镇刑司的制式。

"

玄夜卫百户沈毅拔出一支箭,箭杆上刻着"

缇骑营"

三字,"

血书是岳将军写的,说李谟扣粮,兵部张诚包庇,再不解围,大同必破。

"

谢渊弯腰,指尖触到驿卒的脸,冰硬的皮肤下,颧骨突兀得像两块石头。

"

他怀里有粮票吗?"

沈毅翻了翻死者的衣襟,掏出一张揉烂的纸:"

有,是大同卫的领粮牌,上面注着十一月初十,应领米二升,但没盖粮官的印。

"

谢渊抬头望向通往大同的方向,官道两侧的树杈上,挂着几具被冻硬的尸体,都是试图突围求援的士兵。

"

李谟在大同卫有多少人?"

"

缇骑三百,都是他的亲信。

"

沈毅低声道,"

听说他上月还往京城送了两车边地特产,用的是军粮的骡马。

"

谢渊突然掀轿帘:"

备马!

不用等后续部队,咱们先带五十骑过去。

"

他摸了摸袖中岳峰的前两封求援信,上面都有兵部的朱批:"

边军惯于虚报,着李谟核实。

"

张诚是李嵩的门生,李谟是李嵩的干儿子,这盘棋,从一开始就布好了。

大同卫东城楼。

岳峰正给一个断了腿的小兵包扎,那兵怀里揣着半块皮甲,已经啃得露出麻线。

"

将军,我爹是阳和口的屯户,他说说等开春就给我娶媳妇。

"

小兵笑了,嘴里缺了两颗牙,"

可我现在连皮甲都嚼不动了。

"

岳峰别过脸,看见李谟带着几个缇骑走上城楼。

李谟穿着貂裘,手里把玩着一个暖炉,炉里烧的是上好的银丝炭。

"

岳将军,咱家刚收到兵部文书,说谢渊带着粮队来了,不过得先查清你是不是真的缺粮。

"

岳峰猛地站起,甲片摩擦声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李监军要查?好!

现在就去看南瓮城的弟兄,他们三天没吃东西,正煮自己的靴底!

"

李谟往后退了步,脸上堆着笑:"

将军何必动怒?咱家也是按规矩办事。

张侍郎说了,军中刁民多,就爱夸大其词骗粮饷。

"

他挥挥手,缇骑们捧着一个食盒上前,"

这是咱家的晚饭,roastck,将军要不要尝尝?"

城楼下的哭声突然变响,有个士兵疯了似的往城下冲,被缇骑一箭射穿肩膀。

"

让开!

我要去找吃的!

"

那士兵嘶吼着,血顺着箭杆往下淌,"

李谟你个狗官!

把粮还给我们!

"

李谟皱眉:"

拖下去,军法处置。

"

他转向岳峰,"

将军看见了?不严惩,怎么服众?"

谢渊抵达大同卫外的十里坡。

远远就看见城头飘着大吴的旗帜,却听不到一丝鼓声——守城的士兵连挥旗的力气都快没了。

"

大人,前面现镇刑司的哨卡。

"

沈毅指着路边的帐篷,"

他们说要查验文书,才能放咱们过去。

"

谢渊勒住马,看着哨卡里透出的灯光,隐约有猜拳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