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灶冷三年无宿麦营空千里少归槎(3 / 5)
p>
他转向刘显,刀指对方的咽喉,"
把假扮残兵的缇骑交出来,否则,我现在就斩了你!
"
文华殿里,谢渊把阳曲卫的急报拍在案上。
密报是玄夜卫的人从尸堆里扒出来的,上面用血写着"
缇骑屠村,嫁祸残兵"
。
李嵩却慢条斯理地喝着茶:"
谢尚书,镇刑司的奏报说,是岳峰纵容残兵杀了监军,现在又带兵对抗缇骑,这不是谋逆是什么?"
"
谋逆?"
谢渊的朝笏重重砸在地上,"
李辅没看见吗?张谦扣了三个月粮饷,杀了哨长赵二狗!
阳曲卫的弟兄是饿急了才反抗,这叫谋逆?"
他从袖中掏出《元兴帝实录》,翻到永乐十三年的记载,"
元兴帝曾说边军饥寒而反,罪在监军,你怎么解释?"
萧桓坐在御座上,手指在两份奏报间来回移动。
岳峰的奏报字迹仓促,却透着恳切;李谟的奏报条理清晰,却处处透着刻意。
他想起阳曲卫是拱卫京师的屏障,若真逼反了,北元就能长驱直入。
"
李德全,"
他突然开口,"
传旨,让岳峰暂代阳曲卫总兵,先稳住局面,三法司随后就到。
"
三法司的人赶到阳曲卫时,正看见岳峰在给残兵粮。
周平带着弟兄们在演武场挖坑,埋那些冻僵的尸体,每个坑前都插着块木牌,写着姓名和籍贯。
大理寺卿刘宗周验了张谦的尸体,突然对着缇骑厉喝:"
监军身上的刀伤,分明是近距离刺杀,哪像残兵所为?"
李谟站在一旁,脸色白。
他没想到刘宗周会亲自验尸,更没想到张谦的亲卫里,有个被买通的缇骑偷偷告诉周平:"
是刘显杀了张谦,想嫁祸残兵。
"
谢渊跟着三法司的人一起来了。
他走到赵二狗的坟前,看见木牌上写着"
大同卫人,德佑十三年入伍"
,突然想起周铁山的血书,眼泪再也忍不住:"
这些孩子,本该在田里种地,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
岳峰递给谢渊一块染血的麦饼:"
谢尚书,这是从张谦帐里搜出来的,里面全是沙子。
"
他指着远处的粮仓,"
镇刑司扣的粮,都在那里霉了。
"
李嵩在府里收到李谟的密报,气得把茶盏摔在地上。
密报说"
刘显已招供,杀张谦是为嫁祸残兵"
,还说"
谢渊在阳曲卫找到了镇刑司扣粮的账册"
。
他抓起案上的《防边策》,突然觉得上面的字都在嘲笑他。
"
辅大人,要不把刘显杀了灭口?"
亲随颤声建议。
李嵩摇了摇头,走到窗前望着漫天风雪。
他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还是个秀才时,曾在街头听说书人讲元兴帝北征的故事,那时的他,也觉得"
忠勇"
二字比什么都重要。
"
让李谟把账册偷回来,"
他的声音像结了冰,"
再让三法司的人查无实据——总要有人背锅,就让刘显去吧。
"
阳曲卫的雪终于停了。
岳峰在演武场立了块碑,上面刻着"
阳曲卫死难弟兄之墓"
,没有姓名,因为太多尸体已经认不出是谁了。
周平在碑前烧着麦饼,火苗舔着纸灰,像在喊那些逝去的名字。
三法司结案奏疏原文
刑部尚书臣周立仁、大理寺卿臣吴景明、都察院左都御史臣李谟谨奏:
窃照阳曲卫哗变一案,经三法司会勘月余,现据供词、物证及人证,谨陈始末如左:
据镇刑司呈送之供状及玄夜卫密报,原阳曲卫千户刘显,于德佑十四年三月十七日夜,率亲卫二十余人闯入监军公署,持械击杀监军张谦及随员三名。
其刀刃痕迹与现场遗留之柳叶刀吻合,且刘显部下王二毛等三人供称,刘显曾扬言"
监军克扣冬衣,士卒冻毙,此仇必报"
。
又查刘显私宅,搜出北元狼头旗一面、未缴之军粮账册三本。
账册记载,自德佑十三年秋至十四年春,刘显截留宣府卫转运阳曲卫之粟米共计一千二百石,其中八百石转卖于大同卫黑市。
此等行径,显系借哗变之名,行谋反及贪腐之实。
阳曲卫残兵百余人参与哗变,然经查多为受刘显胁迫。
其供词称,刘显以"
监军虐卒"
为由煽动,实则将克扣军粮之罪嫁祸于镇刑司。
臣等议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