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密诏半焚藏罪证长刀暗指护贪官(6 / 6)

加入书签

p>

构罪,李嵩以"

兵变"

施压,环环相扣,皆为倾覆岳峰。

然粮可焚,证可毁,而边军之饿、百姓之哭,终非风雪能掩。

元兴帝尝立《仓律》:"

守仓如守边,失粮如失地。

"

永熙帝更铸铁碑于朔州仓,刻"

欺军者,天诛之"

至德佑间,此律此碑皆为虚设,镇刑司敢焚仓嫁祸,只因中枢有恃无恐——萧桓既疑边将,复信奸佞,使良将饮恨,忠卒冻毙,终致边镇离心,此非仓之过,实乃君之惑也。

史官曰:"

仓廪者,国之命脉;民心者,国之根基。

李谟焚仓,焚的是命脉;朝廷纵恶,断的是根基。

德佑之衰,非因北元之强,实因内腐之烈。

后之治国者,当记:藏粮于仓,不如藏信于民;防边之寇,不如防内之奸。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