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密诏半焚藏罪证长刀暗指护贪官(5 / 6)

加入书签

的麻袋被解开时,里面的小米散出陈腐的味——原来镇刑司早就把新粮换成了陈粮,还掺了沙土。

岳峰抓起一把,沙土里竟混着块碎玉,是大同卫士兵的配饰,想来是被克扣冬衣的士兵当掉的。

"

将军,王显在囚车里喊要见您,说有要事禀报。

"

周平的声音带着异样,"

他好像快不行了。

"

岳峰走到囚车旁,见王显的嘴角流着黑血,显然是中了毒。

"

李谟要反"

王显的手抓住岳峰的衣袖,指缝里漏出半张字条,"

他和北元约定"

话未说完,王显就断了气。

岳峰展开字条,上面只有"

正月初三"

四字,墨迹潦草,像是仓促写就。

宣府卫的雪停了,岳峰将截获的粮车摆在总兵府前,百姓围着看,指指点点。

有个老妪认出麻袋上的"

大同卫"

印,突然跪地哭:"

那是我儿的口粮啊!

他在大同卫守城,三个月没收到粮了!

"

沈毅押着那粮官游街,粮官的嘴里被塞了块破布,却仍在呜呜叫,胸前挂着的木牌写着"

镇刑司通敌"

看热闹的人群里,有几个穿皂衣的人想混进来,被玄夜卫的人按住,搜出的腰牌上刻着"

镇刑司缇骑"

岳峰正在写密奏,想把粮车和供词一起送进京,周平却闯进来,脸色煞白:"

将军,京师来人了,是诏狱署的人,说要提审粮案人犯。

"

诏狱署的千户冯成带着人直闯粮车,见了岳峰也不行礼:"

岳将军,圣上有旨,粮案交诏狱署查办,你把人犯和证物交出来吧。

"

岳峰冷笑:"

冯千户怕是忘了,《大吴律》规定,边地重案由玄夜卫与风宪司共审,诏狱署不得越权。

"

他亮出元兴帝御赐的紫花印,"

这印在此,就是圣旨也得让三分。

"

冯成却从袖中摸出份圣旨,黄绸上的"

萧桓"

二字歪歪扭扭:"

将军自己看,圣上亲笔。

"

岳峰接过圣旨,见墨迹浮在绸面,显然是伪造的。

他突然将圣旨往冯成脸上一摔:"

李德全的手笔,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

"

他往门外喊,"

把这些假传圣旨的人拿下!

"

冯成见势不妙,突然吹了声口哨,藏在人群里的缇骑冲出来,与玄夜卫打在一处。

混乱中,那粮官被人一刀捅死,死前还在喊:"

李千户救我"

岳峰的刀架在冯成脖子上:"

说!

李谟和李德全到底想干什么?"

冯成却狂笑:"

岳峰,你斗不过他们的!

圣上信李千户,镇刑司的缇骑已经包围宣府卫,你插翅难飞!

"

岳峰望向城外,果然见黑压压的缇骑往城里涌。

他突然大笑,笑声震落檐角的冰棱:"

周平,备马!

咱们去大同卫,与其在这儿等死,不如和弟兄们死在一块儿。

"

百姓突然拦住缇骑的去路,老妪抱着粮车哭:"

岳将军是好人,你们不能抓他!

"

越来越多的人围上来,用身体筑起人墙,连孩子都捡起石头,对着缇骑喊:"

坏蛋!

出去!

"

岳峰的眼眶热了,他翻身下马,对着百姓深深一揖:"

乡亲们,岳峰无能,护不住你们但大同卫的弟兄还在等粮,我必须去。

"

他翻身上马,周平和沈毅带着玄夜卫跟上,马蹄踏过人群让开的路,雪地里留下串串血印——那是刚才打斗时留下的。

远处的城楼上,一面"

岳"

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在向天地昭示,边军的骨头,比冰雪还硬。

片尾

《大吴史?刑法志》载:"

朔州仓焚后七日,玄夜卫校尉沈毅于灰烬中得粮样三升,验得沙占什三,确为镇刑司倒卖后掺充。

然李嵩以边军怨望,恐激兵变为由,压而不奏。

德佑十四年正月,大同卫士卒中夜哗变,抢官仓仅得麸皮五石,赵谦斩为者三人,自缢于城楼,遗血书粮绝非天亡,官腐亡之。

"

卷尾

朔州焚仓,非张承祖一人之胆,实乃镇刑司与中枢相勾连之恶。

李谟借"

掺沙"

毁证,李德全凭"

军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