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边将血书藏袖里不及谗言半句高(4 / 4)

加入书签

第二封密信,这次用的是玄夜卫的暗语。

他不知道这信能不能送到谢渊手里,但他知道,有些话,总得有人说。

窗外的雪还在下,却好像比来时暖了些,仿佛要把那些肮脏的痕迹,都盖在下面,等开春化了,长出新的希望。

片尾

《大吴史?边镇志》载:"

王瑾还朝,献岳峰反迹七事,皆李谟与刘显伪造。

帝萧桓震怒,命玄夜卫千户张毅赴宣府查核。

毅至镇,见边军衣不蔽体,甲胄冻裂,叹曰:以此残兵,何谈反逆?密奏实情,然为李德全所扣。

"

卷尾

萧桓之遣密探,非独疑岳峰也,盖因德佑一朝,边将权重如昔。

元兴帝萧珏北征时,曾立"

边将不掌财权"

之制,至萧桓而废,李嵩遂得以借镇刑司之手,操边军生死。

王瑾之辈,实为帝之耳目,却成权臣之刃——其所见者,皆李谟欲其见;其所闻者,皆李嵩欲其闻。

岳峰在宣府卫的雪地里,尚能以麦饼藏军情;王瑾处宫墙之内,反为谗言所蔽。

此非王瑾之蠢,实乃制度之弊:宦官掌密探之权,特务司监察之职,边将纵有百口,亦难辩清白。

观王瑾所呈"

反迹"

,或为伪造书信,或为屈打成招,竟无一事经得起推敲,而萧桓终信之,何也?盖因"

拥兵自重"

四字,正中帝王心术之忌。

史官曰:"

德佑之边患,非北元之强,实中枢之昏。

帝以猜忌驭将,臣以谗言乱政,使忠者含冤,勇者丧胆。

大同卫之雪,埋的不仅是士卒之骨,更是大吴之人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