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4 / 4)
廿三,时年四十有二。
"
片尾
《大吴吏部考》记载谢渊擢一事,附页夹着当年的麦穗标本,麦芒间还粘着点点红泥——那是黄河岸边的土,经化验含有大量盐碱,正是当年曹州灾区的特征。
而王翱的考课黄册,永远停留在"
德佑十四年春,罢官"
,旁边用小楷注着:"
阻挠擢,实因镇刑司例银未断,其罪在贪不在例。
"
后世读史者抚卷长叹:考课法的黄册会泛黄,镇刑司的密信会腐烂,但灾民的麦穗,永远在史书里金黄。
卷尾
太史公曰:观宫宴论功,可知官制者,须承祖宗之法,更须通民生之情。
谢渊之擢,非违制也,乃守太祖"
重廉能、轻资历"
之初心也。
王翱抱黄册而失民心,王真恃权术而忘民命,终成制度之蠹。
后之临朝者当鉴:考课之法,不可沦为保官之符;驿递之制,不可变为蔽民之网。
谢公以麦穗为秤,量出官制之轻重;以血书为镜,照见资历之虚实。
此等担当,非为爵禄,实为万姓之生——此乃大吴之幸,河工之幸,苍生之幸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