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书生空白头三叹横流涕(3 / 3)
渊看在眼里。
当夜,都察院值房烛火通明,谢渊铺开舆图,用朱砂在晋王府与内官监间画下连线:"
王真虽失掌印,却仍居要害。
"
他的指尖重重按在东南方位,"
三更后,东南方向必有异动。
传我令,玄夜卫分三队设伏,定要截下他们的密信!
"
烛火摇曳中,他腰间"
天宪"
铜牌泛着冷光,似要刺破这重重夜幕。
七日后的雨夜,玄夜卫冒雨截获密信。
信上仅八字:"
蛰伏待时,东山再起"
,落款处暗红指印与王真锁骨刺青如出一辙。
谢渊摩挲着信笺,望着窗外电闪雷鸣,握紧了腰间刻有"
天宪"
二字的铜牌。
他知道,这场正邪较量才刚刚开始。
片尾
朔风卷着细雪,谢渊立于元兴帝所立的《内监禁令》石碑前。
碑上"
内监干政者斩"
的朱砂字历经百年,依然鲜红如血。
远处晋王府方向火光冲天,玄夜卫正在查抄王府,火光照亮了谢渊官服上的补丁,也照亮了他坚毅的面庞。
"
大人!
"
书吏匆匆赶来,蓑衣滴落的水珠在青砖上砸出小坑,"
王真狱中暴毙,仵作查验是鹤顶红之毒。
"
谢渊的目光穿过风雪,落在石碑獬豸纹上:"
继续查。
"
他摸出怀中《大吴会典》,扉页朱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律法的刀,斩得了奸佞的头,斩不断贪腐的根。
但只要这法典还在,"
他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白,"
我便要将这黑暗,一寸寸剖开!
"
卷尾
太史公曰:观谢渊查案,可见律法之重,重于泰山;奸佞之恶,恶逾蛇蝎。
十八款罪状,桩桩铁证如山;刑杖起落间,尽显天道昭昭。
谢公以《会典》为矛,刺破朝堂阴霾;以实证为盾,守护黎民苍生。
虽奸党余孽如附骨之疽,然律法如黄河之水,荡涤污垢,终有澄清之日。
后世观之,当知:执法者若存浩然正气,纵使前路荆棘遍布,亦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