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披奔流悠悠谁歌(3 / 3)
世上的微笑。
他忽然明白,御前对质赢的不是他谢渊,而是刻在石碑上的祖制,是沾着百姓血泪的实证,是千万个像李安那样舍命护法的人。
当更夫敲响初更的梆子,谢渊展开新的奏疏,狼毫在桑皮纸上落下:"
请复《元兴禁令》,严内监干政"
窗外的雪光映着字迹,仿佛看见无数个黎明,正在律法的光芒中,慢慢升起。
卷尾
太史公曰:观谢渊御前对质,知律法之辩,在据典;贪腐之破,贵乎实证。
王真以《内监条例》为盾,却不知条例之上有祖制,祖制之中含民心;谢渊以《元兴禁令》为矛,更兼账册供词为刃,方得直刺贪腐七寸。
其精妙处,在于层层递进的破局逻辑:先以祖制正条例之偏,再以实证堵巧辩之口,终以民心动帝王之听。
当翡翠扳指撞上石碑条文,当生漆蜡丸对照火漆密信,可知:官制之善,在层层设防;吏治之清,在环环相扣。
谢公此役,非逞口舌之利,实仗制度之威——制度如网,实证如纲,纲举则目张,法明则腐惧。
后世观之,当记:朝堂之上,无真空之辩;律法之下,无私利之徒。
谢渊之胜,胜在将祖制民心熔为一炉,把条例实证锻成一剑,在官官相护的迷局中,辟出一条直通天听的律法大道。
此等风仪,正如元兴帝所立石碑,历经风雪,永不蚀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