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须知潘岳鬓成丝始信陶潜归去来(2 / 2)
"
太祖临终前抓着朕的手说,"
永熙帝的指尖抚过《皇明祖训》的磨损处,那里还留着萧武皇帝的指痕,"
‘匠人断指,断的是社稷根基;逆贼刻纹,刻的是亡国情兆。
’"
他忽然指向账册中"
匠人陈六刻范"
的记载,"
你父用断笏血谏,你用断笏查案,今日这断笏落下,总算让逆党的冠冕,在祖训前碎成了齑粉。
"
未时初刻,行辕外的獬豸旗开始收卷,萧桓的靴底在青石板上拖出声响。
谢渊看见,那靴底绣着的"
丙巳"
编号,正与刺客衣襟、第兵符刻痕连成一片——原来逆党阵营里,每个印记都是匠人的血泪所染。
玄夜司呈上的《匠人恤典》草案条,"
追封死难匠人七品官"
的朱批红得灼眼,恍若用逆贼鲜血写成的补偿。
戌时初刻,暮色漫过行辕飞檐。
谢渊独坐案前,指尖抚过账册中永熙帝批注的文字,小楷笔锋里带着帝王少见的颤意。
断笏搁在《皇明祖训》上,笏身裂痕与书页间的折痕恰好吻合,是大吴律法历经七年风霜的印记。
他忽然听见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断指谣》,混着晚风穿过獬豸冠缨,那不是歌谣,而是三十七座砖窑的余烬在唱,是三百二十名匠人断指在歌,是大吴律法终于洗净铅华,在血色残阳里,亮起的第一盏明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