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贾谊遭迁 袁盎强谏(4 / 6)

加入书签

、等祸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脱。

贾谊既去,周勃等人当然感到快意,不过周勃好忌妒别人,别人亦记恨周勃,最怨恨望死的就是朱虚侯刘章,以及东牟侯刘兴居。先是诸吕受诛,刘章实为功首,刘兴居虽不及刘章,但清宫迎驾,也算是一个功臣。周勃等与两人私约,许令刘章为赵王,刘兴居为梁王,及汉文帝嗣位,周勃未曾替他们奏请,竟违背之前的约定之言,自己却反受了第一等厚赏,因此刘章及刘兴居,与周勃有嫌。汉文帝刘恒也知刘章兄弟,灭吕有功,只因刘章欲立兄为帝,所以不愿优叙。

刘章当初为了诛杀吕太后一族,连自己怀孕的妻子也放任手下之人杀之,可谓是为灭吕家,害死亲人。好不容易过了两年,有司请立皇子为王,汉文帝下诏道:“故赵幽王幽死,朕甚怜悯,前已立幽王子遂为赵王,尚有遂弟辟强,及齐悼惠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

这诏令一下,群臣揣合汉文帝之意,拟封刘辟强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汉文帝刘恒当然准议。惟城阳济北,俱是齐地,割封刘章兄弟,是明明削弱齐王,差不多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何足言其恩惠!这三王分封出去,更将皇庶子刘参,封太原王,刘揖封梁王。梁赵均是大国,刘章兄弟,希望已久,至此终归绝望,更疑是为周勃所卖,时不时有抱怨烦言。汉文帝刘恒颇有所闻,索性把周勃免相,托称列侯未尽就国,丞相可为倡率,出就侯封。周勃未曾预料,突然接到此诏,还未知汉文帝命意,没奈何缴还相印,陛辞赴绛去了。

汉文帝擢灌婴为丞相,罢太尉官。灌婴接任的时候,已在汉文帝三年,约过了数月,忽然闻匈奴右贤王大举入侵北地、上郡,汉文帝刘恒命丞相灌婴带领骑兵八万五千人,前去迎击匈奴。匈奴逃跑之后,乃转赴太原,汉文帝刘恒于是接见代国旧臣,各给赏赐,并免代国人民三年租役。留游了十余日,又有警报到来,乃是济北王刘兴居,起兵造反,进袭荥阳。当下飞快调令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率领兵士前往讨伐,一面令灌婴还师,自领诸将急回长安。刘兴居受封济北,与乃兄刘章同时就国,刘章忧郁悲愤成病,不久就去了。刘兴居闻兄气愤身亡,越加怨恨,遂有叛变之志,适闻汉文帝刘恒出兵讨伐匈奴,总道是关中空虚,可以进击,因而即骤然起兵。哪知到了荥阳,便与柴武军相遇,一场大战,被柴武军队杀得七零八落,四散奔逃。柴武军队乘胜追赶,紧追不舍,刘兴居急不择路,策马乱跑,一脚踏空,马竟蹶倒,把刘兴居掀翻地上。后面追兵已到,顺手拿住,牵至柴武的面前,柴武把他置入囚车,押解回京。刘兴居自知免不得死罪,于是自杀。刘兴居功不及兄,乃敢造反,怎得不死。待柴武还朝复命,验明尸首,汉文帝怜他自取灭亡,乃尽封悼惠王诸子等七人为列侯,惟济北国撤销,不复置封。

内安外攘,得息干戈,朝廷又复清闲,汉文帝政躬多暇,免不得出宫游行。一日带着侍臣,往上林苑饱看景色,但见草深林茂,鱼跃鸢飞,却觉得万汇滋生,足快心意。

行经虎圈,有禽兽一大群,驯养在内,汉文帝登临观虎,汉文帝就虎圈所养动物提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环顾左右,不能回答。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这些问题,答得极周全,想借此彰显自己熟知业务、有问必答。汉文帝认为做官就应该这样,上林尉不合格,下诏命令张释之任命啬夫顶替上林尉。

张释之字季,堵阳人氏,张释之早年和他的哥哥张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中资财颇多,就捐官做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张释之为官十年,默默无名,未得升迁,耗费了不少钱财,张释之深感不安,打算辞官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惋惜他的离去,就请求汉文帝刘恒调补他做谒者。

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陈说利国利民的大计,汉文帝说:“不要高谈阔论,说些接近现实生活、能立刻实施的事吧。”于是,张释之就秦亡汉兴之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汉文帝听后很满意,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

每当汉文帝车驾出游,辄令张释之随着。此时张释之奉谕,半晌不答,再由汉文帝重申命令,乃进问汉文帝道:“陛下试思绛侯周勃,及东阳侯张相如,人品若何?”

汉文帝刘恒答道:“都是忠厚长者。”

张释之接着说道:“陛下既知两人为长者,奈何欲重任啬夫。彼两人平时论事,好似不能发言。岂若啬夫利口,喋喋不休。且陛下可曾记得秦始皇么?”

汉文帝刘恒说道:“始皇有何错处?”

张释之说道:“始皇专任刀笔吏,但务苛察,后来敝俗相沿,竞尚口辩,不得闻过,遂致土崩。今陛下以啬夫能言,便欲超迁,臣恐天下将随时尽靡哩!”

“君子不以言举人,徒工口才,原是不足超迁,但如上林尉之糊涂,亦何足用!”

汉文帝刘恒闻言,方才称善,于是采纳了张释之的建议,没有提拔啬夫,升授张释之为宫车令。

张释之任公车令,掌管宫门事宜。当时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与梁王刘揖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