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百二十五章 抖音效应(下)(3 / 8)

加入书签

的霸主之位,它付费用户的增长速度,也会继续按照目前的势头,以每年20-25%的速度向上增长……但Netflix的模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内容类型,限制太大、投入太多、资产太重,没有办法完全释放出一个内容聚合平台的盈利潜力。”

    “但短视频可以?”约书亚-库什纳听得有点入迷,他原本的想法,是来到Mad City音乐节,跟韩易展示自己在资本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从而招徕到一个大客户,可现在,约书亚反倒感觉是韩易用他对娱乐工业的敏锐洞察,在拉他上船。

    不管这艘船究竟要驶向何方。

    “当然可以,首先,像Musical.ly这样的平台,不需要自制内容,用户自己创作的视频,就是它的全部内容。哪怕在传统意义上都是轻资产运营的内容生产行业里,Musical.ly的商业模式也是最不吃力的那种。只需要专心管理好平台,刺激用户持续创作即可,不用像Netflix这样,花大价钱养活一帮制片公司帮它生产内容。”

    “其次,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平台,永远比付费才能观看的平台吸引的用户更多,想象空间也更大……”

    “但如何变现呢?”约书亚忍不住插话道。

    “Instagram、Facebook和Twitter是怎么变现的?”

    “广告。”

    “是了,社交媒体平台怎么赚钱,短视频平台就怎么赚钱,因为归根结底,这些免费平台想要做的就一件事而已——竭尽全力提升用户在该平台停留的时间。停留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容易被平台提供的信息吸引或者说服,平台本身在广告商眼中的价值也就越高。”

    说到这里,韩易竖起一根食指。

    “用一个词来概括,成瘾性。成瘾性越高的平台,能够获得的广告收入就越多,而短视频,就是最能让人上瘾的那种内容形式。”

    “这一点我明白。”约书亚-库什纳颔首应道。他详细研究过Vine的兴起与衰败,也对曾经来找过自己的Musical.ly做了一段时间的近距离观察。短视频平台确实非常让人上瘾,它简单易用,一打开就有内容跳出自动播放,比起需要自己选择内容播放的YouTube来说更加方便,更不需要以放松身心为第一目标的用户动脑筋。

    另外,因为时长有所限制,不管是Vine的6秒,还是Musical.ly的15秒,都要求视频制作者把精华压缩到极短的篇幅内集中呈现,而不是做成一部一小时长的冗长影片,把兴奋点分散排布。换句话说,短视频给用户带来的刺激性、新鲜感和愉悦感,是短期且强烈的。

    在一个药物滥用司空见惯,Carpe Diem成为社会共识,奶头乐产业异常发达的时代,像短视频这样的文化产品,就像没有副作用的coco那样令人欲罢不能。

    最关键的是,短视频平台几乎都采用了随机播放的机制,指尖往下一滑就能看到新内容,随你翻阅多久也很难发现重复。而且,大部分平台为了提高用户留存率,都会开发相应的内容推荐算法,收集用户的观看习惯,分析用户的观看偏好,从而有的放矢地推荐给用户他们最有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

    “……所以,Musical.ly吸取了Vine的教训,放宽了时间限制,让短视频能够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却没有弱化这种内容形式最吸引人的高冲突性。又砍掉了后期Vine太过繁杂的视频分类,全力以赴用音乐类短视频来破局……”

    约书亚一边在脑海里重播自己对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一边认真倾听韩易对Musical.ly的评价。

    “他们找到了最精准的切入点,一口气改变了两个行业的生态。视频行业和音乐行业,未来社会的碎片化进程只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快,想看长视频的人越来越少,几十秒就想看完一部电影甚至一季电视剧的人越来越多。音乐也是,没人想从intro开始听起,如果能只听最精华的十五秒,又为什么要去忍受那些相对无聊的部分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