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九十一章 霍尔希(3 / 6)

加入书签

我的坦诚抱歉……只发了一张专辑的新人身上,倾注这么多的资本。”

    “从五十年代的The Champs,到The Archies、Lipps Inc.,还有最近几年的Travis McCoy、Duffy,音乐工业里一曲成名然后归于沉寂的例子并不少。这足以看出韩先生对Halsey这一项目的巨大信念。”

    乔丹-布罗姆利所言非虚,作为韩易音乐版权的代理律师,在后者提出跟霍尔希建立联合企业的第一时间,他便表示了最强烈直接的反对。阿什莉确实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女歌手,但是潜力就像标准普尔的评级,好的时候上升,坏的时候下调。这不是一个评判标准,而是行业对新人商业表现的夸赞。

    如此规则,并不残酷,甚至跟严格都沾不上边。商业市场上,一个产品卖得好就大量铺货,销量惨淡就直接下架,本来就是最正常的经营逻辑。

    那么,Halsey这个产品,到底怎么样呢?

    在乔丹-布罗姆利看来,如果Halsey是一个汽水品牌,那么它现在的成功,只不过是在某座小城市几个加油站的汽水店里上了架,有一批喜欢这种口味的忠实拥趸而已。

    当它被推往全国各地的Target、CVS和Walgreens,跟可口可乐放在一块竞争,还能保持这样的市场反响与实际转化率吗?

    一切都是一个没人可以回答的问号。

    而乔丹-布罗姆利的任务,就是尽量让韩易的生活里少一些问号,多一些惊叹号。

    通常情况下,韩易很尊重乔丹这位音乐法专家的看法,但是这一次,他却显得异常坚持。

    “这是我们最好的投资机会。”

    面对乔丹-布罗姆利不解的眼神,韩易这样解释道。

    “错过这一次,绝对追悔莫及。”

    当然,韩易所说的追悔莫及,并不是成立合资企业的机会。事实上,对于现在的HMG来说,跟新人最好的合作方式,其实还是签署全约,把艺人价值归于HMG下属公司的框架下,这样才能够让瀚音乐、瀚发行和宥真掌舵的人予管理获得最大的增值空间。

    他的语境,只限定在霍尔希一人身上。

    处女专辑获得相当程度的成功,意味着韩易如果用传统的方式,等她第二张专辑发行完毕,再签下新的唱片合约,必然会拿到对自己更不利的条件。

    而且他所重视的版权发行、现场演出以及艺人周边板块,也绝不可能包含在内。阿什莉的两位搭档都是聪明人,既然面对Astralwerks都能够抵住诱惑,把版权发行帮霍尔希牢牢抓在手中,那么再丰厚的唱片协议,都不可能打动他们交出别的权益。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韩易没有办法跟任何人分享,但却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事实上,他的手机里甚至还专门添加了一个注意事项,以免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滑出他的脑海。

    那就是,《Closer》,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发行了。

    《Closer》 is getting closer。

    韩易所看重的,绝不是霍尔希作为嘉宾歌手而占有的4%唱片版税分成。而是歌曲发行后,一系列逆天战绩,给她带来的知名度与商业价值上的飞速提升。

    12周Billboard榜单连冠、30周Billboard榜单前十、Spotify历史总播放量排名第六……如果说现在的Halsey是崭露头角的新锐电子音乐女声,那么当2016年夏天的音乐市场尘埃落定,她便将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流行电子音乐人代表,并且在随后两年的时间里,无人能望其项背。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在《C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