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东华(4 / 12)

加入书签

;……

    ……

    灯光把霍燕山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一把谨慎的扫帚,扫去历史的蛛网。

    路过那座石屏风的时候,他把影子抬了起来,避免自己成为那幅画作须臾的阴翳。

    东华阁里有过很多的故事,一些他不知道,一些他不能知道,还有一些,他希望自己不知道。

    但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显然无法在这里长存。

    “东华学士”正式成为一个官职,入品列朝,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

    这官位品秩不低,是从二品,禄计元石,有“帝前行走,旁听朝议”之权。

    事实上皇帝不太召来行走。

    而东华学士之首,常年值守君侧的东华阁首席大学士,乃是从一品。这官位空设,还没有人坐上去。

    对于不回头的人,天子绝不会主动去劝说什么,曲折的表达也很少见。

    这就是歉意了。

    不过他的玉郎君,再未走进齐宫城。

    天子御极已经七十九年了。他有卓然于世的武功,冠盖诸方的文治,一手将大齐帝国推举到如今的高度——

    治东海,御南夏,跨两域之地,悬日出之魁,盛世空前!

    但他最器重的长子锁在冷宫,最宠爱的十一子结为秋霜,亲封的国公叛于明地,宠信无加的武安侯弃国而走……

    就连常在君侧的玉郎君,也在一个平静的午后离去,不再归阁。

    是否世间愈是圣明的君主,到最后愈是孤家寡人?

    那些读书练武的小太监,无不心心念念,要做这内官之首。以为侍君近前,凭天威而贵宇内。

    可真走到了这个位置,才知什么叫“只鳞半爪在云外”。

    他常年侍奉君王,略窥鼻息,已是天风浩荡。偶闻惊语,真个雷动九天!无一时不小心谨慎,无一刻不思前想后。

    “陛下……”

    霍燕山默默调整了紫玉书灯的亮度,小声进言:“朔方伯已经候在殿外,是否现在宣见?”

    天子并未放下手里的卷宗,但视线略略抬了一寸。

    “陛下先前吩咐,说是朔方伯来了可以直接入殿,不过去迎朔方伯的丘吉公公私言于内臣,说朔方伯久置庭府,心有怨怼,万一言辞无状,恐伤君心……所以内臣想着,还是来问一句陛下,是否可以让朔方伯再等一等?”

    “长夜寒凉,心火慢慢就淡了。”

    霍燕山把头放低,声音也渐低:“您忙于国事,好不容易能有片刻小憩,若为庸事所累,妄惊心弦,则内臣死亦含恨。”

    “宣见吧。”天子的声音波澜不惊:“朔方伯乃有功之臣,朕岂会轻慢他?”

    霍燕山一头磕在地上!

    只应了声:“喏。”

    天子未有申饬之语,但敲打实在清晰。

    皇帝都不会轻慢的人,你霍燕山让他在外面等,哪怕只是“暂等”……这究竟是谁给的权力?

    自己身为内臣,妄窥天心,在前武安侯和朔方伯之间轻率站队,已是犯了忌讳。

    皇帝亲近与否,是否惦念,哪轮得到内官表态?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