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桃林(2 / 2)
月藜厉喝,“它们以陨铁为食!”
怀安咬牙挥拳砸向虫群。虫身坚韧如皮革,震得他虎口崩裂。危急时刻,阿秀举着火把冲下洞:“照它们眼睛!”
火光下,蠕虫纷纷缩回黑水。怀安趁机撬动卡死的齿轮。就在这时,头顶传来碎裂声。
“快走!”月藜尖叫。
溶洞上方塌方了。巨石裹着黑水砸落,怀安推开月藜,自己却被砸中左腿。剧痛让他眼前发黑。
昏迷前,他看见月藜抱着他往外爬,灰蓝色的瞳孔里满是泪水。
(五)铜铃解厄
怀安在高烧中呓语。
他梦见青禾原的老槐树在燃烧,梦见陈守仁咳着血把铜铃塞进他手心,梦见怀玉举着糠饼对他笑……
“用铃……用铃镇它……”
月藜猛然醒悟。她摘下左耳的海螺坠子,又取来怀安的铜铃,将两者紧贴在一起。
海螺和铜铃同时嗡鸣!
声波撞在坍塌的岩壁上,震落大片碎石。更奇的是,黑水里的噬铁蠕虫竟像被火燎般翻滚,纷纷缩回地缝。
“原来如此……”月藜抚摸着铜铃上的纹路,“牧铃不是信物,是钥匙!它和海螺共鸣,能平息岛的暴怒!”
怀安醒来时,月藜守在身边。他的腿打了厚厚的绷带,但已无大碍。
“你救了所有人。”月藜轻声道,“包括这岛。”
“我只是……”怀安苦笑,“做了该做的。”
月藜摇头:“你教会了我们一件事。”她指向洞外初升的太阳,“天地或许不仁,但刍狗之间,可以相拥取暖。”
(六)新的誓言
怀安在岛上住了三个月。
他帮族人加固定海仪,教孩子们读书写字,甚至用岛上的藤蔓改良了渔网。阿秀成了部落的医师,用草药和海藻治好了许多怪病。陈阿公在椰林边建了座小屋,每日坐在门口,把铜铃的故事讲给孩童听。
“小海”会跑了。他最爱追着月藜的灰蓝色衣角,把捡到的漂亮贝壳塞给她。
变故发生在秋分那天。
月藜面色惨白地来找怀安:“定海仪……彻底停了。”
众人赶到溶洞,只见巨大的齿轮锈死在泥浆里。东边管道裂得像蛛网,黑水汩汩涌出,所过之处,岩石腐蚀出深坑。
“地核在冷却。”听涛婆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岛……真的要沉了。”
部落陷入恐慌。有人哭嚎,有人跪地祈祷,更多人茫然地望着沸腾的黑海。
怀安却想起周秀才的残卷。他冲回部落的藏书洞——那是用贝壳和兽骨搭建的屋子。在一卷画满星图的兽皮上,他找到了答案:
“地火熄,山海移。唯星槎可渡。”
“星槎?”月藜问。
“飞船。”怀安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祖先留下的,不是船,是……能飞向星空的机器!”
兽皮地图上,标注着一个峡谷。那里,埋藏着三百年前未完成的梦想。
(七)星槎
峡谷里杂草丛生。
怀安和月藜挥开藤蔓,露出一座巨大的青铜穹顶。门楣上刻着“星槎基地”四个篆字,早已被苔藓覆盖。
“我的天……”月藜倒吸一口凉气。
内部结构超乎想象。中央是个巨大的玻璃容器,像倒扣的碗,里面布满线路和管道。四周是控制台,镶嵌着和定海仪一样的发光晶石。
“这是……生态舱?”怀安抚摸着冰凉的控制台,“能模拟陆地环境……”
“足够一百人生存五年。”月藜指着墙上的铭文,“‘星槎计划:若岛沉,携火种远航,择新天地而栖’。”
听涛婆婆的声音在通讯器里响起(他们意外接通了备用电源):“孩子们……把种子带上。”
他们收集了岛上所有作物的种子:耐盐的稻种、抗风的椰苗、甚至月藜培育的荧光蘑菇孢子。
最后一刻,月藜把海螺坠子和铜铃并排放在控制台。
“敬山海。”她说。
怀安按下启动钮。
穹顶缓缓开启,暴雨倾盆而至。星槎舱体发出轰鸣,缓缓升空。透过观察窗,怀安看见忘忧岛在脚下分裂,黑水喷涌而出。
月藜紧握他的手。灰蓝色的瞳孔里,映着翻腾的云海和初生的星辰。
“我们去哪?”她问。
怀安望着控制屏上闪烁的航线图:“周先生说过……东海有岛,其民不祭天地。”他顿了顿,笑了,“或许……该让‘刍狗’的传说,开始新的轮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