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险些被贵族做局的米哈伊尔与审查官(2 / 4)

加入书签

气质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刚一出现,在场的人很明显都郑重了不少,毕竟他同在场的不少人应该都是第一次见面。

    在这些人中,几乎大部分人都对这位年轻人抱有一定的敬意,就算是那些权威人士也不例外。

    毕竟他们虽然已经在文学界闯荡出了名声,但也没必要在一位畅销文学杂志的老板面前表现得太过高傲,对于作家而言,除非是那种已经真正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的人以外,大部分作家依旧要靠不断地在杂志上露面才能给读者们留下一定的印象。

    更何况由于对方的存在,最近圣彼得堡文学杂志的稿酬可是真的上涨了不少。

    而这位年纪轻轻就已经声名在外的青年看起来也并不高傲,而是礼貌地与在场的每一个人打着招呼并询问了对方的姓名,等到了一位看起来似乎最为激动的年轻人面前,他也是率先一步开口道:

    “我记得您,尼古拉斯·谢尔盖耶维奇对吗?您的完成的怎么样了?对于农民在田里工作时展开的那场对话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米哈伊尔现在可谓是记忆力惊人,只要他愿意动动脑子,那么多半就能叫出自己见过的人的名字。

    不知为何,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是让这位年轻人更加激动了,甚至忍不住上前一步握住了米哈伊尔的手。

    米哈伊尔:“?”

    oioi,有点火热了你这家伙

    就这么打完招呼后,米哈伊尔倒是也没说废话,而是直接就进入了正题问道:“普列特尼约夫先生,您知道,我是圣彼得堡帝国大学的法学生,大概是半年多以前吧,我因为经济上的问题辍学了一段时间,现在经济上稍稍宽裕了一些,我就准备将剩下的学业完成。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申请一直都没有结果,于是就想向您打听打听这件事。”

    本以为是什么大事的普列特尼约夫和其他人:“???”

    大学生,经济问题,如今稍稍宽裕了一些.

    这些字眼不难理解,但连起来就真让人有点听不懂了。

    不过等反应过来后,虽然很想问一句你跟办事员意思意思了没有,但有些事情毕竟不好放到台面上来说,于是普列特尼约夫也是带着有点怪异的心情,答应了这位根本不像大学生的年轻人。

    “好,我会帮您问问看的,若无特殊原因,您是肯定能继续您剩下的学业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

    眼见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米哈伊尔当即也是向这位校长表示感谢,不过事情虽然已经说完了,但米哈伊尔确实也不好意思直接就走,而是坐了下来跟众人聊了一些关于文学的话题。

    聊社会问题是不可能的,即便普列特尼约夫是牢大普希金的朋友,但是他总是尽量采取“折衷主义’,畏避“极端’,假如事物不符合他惯用的标准,他就指责是标新立异。

    而谈到文学时,即便米哈伊尔可能是这些人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在场的众人还是时不时地看向他,似乎想要咨询他的意见,对此米哈伊尔当然也说了点东西,或许是因为他说的内容不错,在场的众人也是频频点头。

    就当米哈伊尔参与这场文学沙龙的时候,与他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有关,同样也跟《现代人》杂志有关的审查官兼大学教授尼基千科,也正在审查《现代人》杂志最新一期的稿件。

    坦白说尼基千科最初确实以为这份工作纯粹就是捞捞钱的,即便因为人情的关系,价格没有开太高,但依旧能算得上一份肥差。

    可在审查《现代人》稿件的这个过程中,这位总是尽量回避作品所触及的尖锐问题的大学教授,也是越来越感觉到了这份差事的危险性。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