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黑河市《爱辉区》(1 / 8)
中俄边境的历史厚土与多元风情之地
爱辉区是黑龙江省黑河市的市辖区,也是黑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对外开放核心区域。其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5°29′—127°40′、北纬49°24′—50°58′之间,东与逊克县接壤,南与孙吴县毗邻,西与嫩江市相连,北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边境线长184公里,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爱辉区下辖4个街道、3个镇、8个乡(含2个民族乡),总人口约22万,居住着汉、满、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26个民族,是一座兼具边境风貌、历史底蕴与民族特色的城区。
一、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全域风貌的多元构成
爱辉区的乡镇街道分布覆盖平原、山地、沿江等多种地貌,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发展特色,共同构成了爱辉区的全域发展格局。
(一)街道办事处:城区发展的核心载体
爱辉区下辖4个街道,分别是花园街道、兴安街道、海兰街道、西兴街道,均位于爱辉区城区范围内,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集中区域。
-花园街道:地处城区中心,是黑河市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大型商场的聚集地,辖区内有中央街、王肃街等主要商业街区,商铺林立、人流密集,是城区商业与服务业核心;同时,街道内分布着多个居民小区,配套有学校、医院、公园等基础设施,生活便利度高。
-兴安街道:位于城区东部,以居住功能为主,辖区内有兴安公园、黑河市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是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区东扩,街道内新增多个新建小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居住氛围日益浓厚。
-海兰街道:地处城区南部,紧邻黑龙江畔,辖区内有海兰江公园、大黑河岛等景观节点,是观赏江景、体验边境风情的重要区域;同时,街道内有部分跨境贸易企业与物流园区,是城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辅助区域。
-西兴街道:位于城区西部,以工业与仓储功能为主,辖区内有食品加工、机械维修等小型企业,同时分布着多个仓储物流中心,为城区商业与居民生活提供物资保障;近年来,街道也在逐步推进工业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居住与营商环境。
(二)镇域:经济发展与旅游服务的重要节点
爱辉区下辖3个镇,分别是瑷珲镇、西岗子镇、罕达汽镇,均为区域内人口集中、产业基础较好的重点镇。
-瑷珲镇:位于爱辉区东南部,距城区30公里,是爱辉区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瑷珲古城的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2万,以农业与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农业方面,主要种植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部分村庄发展绿色蔬菜种植;旅游业方面,依托瑷珲古城、瑷珲历史陈列馆等景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镇内有多家民宿与餐馆,可满足游客住宿餐饮需求,是爱辉区文旅产业的核心镇。
-西岗子镇:地处爱辉区中部,距城区25公里,全镇总面积87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万,是爱辉区的农业与工业重镇。农业方面,耕地面积广阔,是全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发展奶牛养殖与乳制品初加工;工业方面,镇内有建材、粮食加工等企业,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黑嫩公路穿境而过),成为城区与周边乡镇的物资集散地;此外,镇内有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优良。
-罕达汽镇:位于爱辉区北部,距城区80公里,全镇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0.8万,是爱辉区的矿产资源重镇。镇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铁等,矿产开采与加工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同时,镇内森林资源丰富,部分区域属于小兴安岭余脉,林业与林下经济(如食用菌种植、山野菜采集)也有一定发展;由于地处偏远,镇内基础设施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为主,近年来逐步推进矿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三)乡域:农业生产与民族文化的保留地
爱辉区下辖8个乡,其中包括2个民族乡(新生鄂伦春族乡、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其余6个为普通乡(幸福乡、四嘉子满族乡、上马厂乡、张地营子乡、西峰山乡、北师河乡),这些乡镇以农业生产为主,部分乡保留了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
-新生鄂伦春族乡:位于爱辉区东北部,距城区60公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鄂伦春族聚居乡之一,全乡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0.2万,其中鄂伦春族人口占比约30%。该乡是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保留了桦皮制作技艺、兽皮服饰制作、传统狩猎文化(现为文化展示)等非遗项目,乡内有新生鄂伦春族民俗村、鄂伦春族博物馆等文化景点,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如蓝莓种植、野猪养殖),是爱辉区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地处爱辉区南部,黑龙江畔,距城区40公里,全乡总面积32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0.3万,达斡尔族与满族人口占比约45%。该乡以农业与渔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