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晋城市《高平市》(2 / 7)

加入书签

长治至云泉公路贯穿南北,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文物古迹丰富,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开化寺壁画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宋代壁画,具有极高的观赏和历史文物研究价值。陈区镇以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农业除传统粮食种植,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中药材、养殖蜜蜂等。旅游业以开化寺、清梦观、姬氏民居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同时,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如登山、徒步等,让游客亲近大自然。

(八)三甲镇

三甲镇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区7千米。地处丘陵,境内东有狼卧圪嘴岭和西甲山,西依韩王山,中有纵贯南北全境的小东仓河。年平均气温10c左右,最高气温34c,最低气温-16c,年平均降雨量55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无霜期175-185天。境内交通发达,长晋高速、207国道、团高公路过境,乡村公路村村通,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赤祥村的“嘉祥寺”,建于五代后周年间,三进院落,建筑规模较大,保存基本完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商企业、建筑业、手工业历史悠久,铁锅、火炉等产品久负盛名。三甲镇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以煤炭、铸造、建材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文化方面,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如春节舞龙舞狮、元宵节花灯会等,丰富居民节日生活。

(九)神农镇

神农镇位于高平市东北部,距市区10千米。地势复杂,沟壑纵横,平地较少,大部分属丘陵和半山区。东有虎头山和狗王山,西有郎公山,北有羊头山,三面环山,东仓河、西仓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羊头山是泽州、潞州的分界地,有“岭限二郡,麓跨三邑”之称,“羊头夕照”是高平旧时八景之一。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铁、硫矿、铝矾土、石灰石、优质矿泉水等。207国道、长晋高速纵贯南北,王浩公路横穿东西,修通了20千米旅游专线公路,43个村户通水泥路,交通便利。年平均气温9-10c,最高气温34c,最低气温-18c,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无霜期170天。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羊头山炎帝文化风景名胜区(3A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位于李家庄村北的羊头山遗址是距今约2.6万年至1.4万年间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神农镇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要产业。旅游业以炎帝文化为核心,依托羊头山炎帝文化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寻根问祖、观光旅游。农业以种植特色农产品为主,如小米、核桃等,这些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绿色旅游的发展。

(十)建宁乡

建宁乡位于高平市东部,是典型的山区乡镇。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以农业和林业为主要产业,农产品主要有玉米、小麦、豆类等,林业以种植松树、柏树、核桃树等为主。近年来,依托丰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和休闲度假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还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拥有剪纸、刺绣等传统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展现独特乡村文化魅力。

(十一)石末乡

石末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高平市的文化名乡之一。保存着许多古老建筑和历史遗迹,如石末村的古建筑群,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产业,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手工业以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为主,如竹编、草编、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时,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举办文化节、民俗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十二)北诗镇

北诗镇地处丘陵地带,农业以种植粮食、水果、蔬菜等为主,水果种植是特色产业,主要种植苹果、梨、桃等水果,果实饱满,口感鲜美,远销各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拥有多个文化社团和文艺队伍,如戏曲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经常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此外,注重教育事业发展,拥有多所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当地培养大量人才。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高平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旧石器晚期,那时已有人类聚居。

夏商时代,高平为冀州之域。春秋时属晋,晋烈公元年,赵献子浣城泫氏,高平始称泫氏。战国时期,初期称泫氏,后期称长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魏、赵、韩三家分晋,此地初属韩,后属赵,长平之战之后属秦。秦赵长平之战后,此地为秦所据,秦以其地置高都县,属上党郡。西汉、东汉、三国、魏、两晋俱为泫氏县,属上党郡。

晋永康元年冬十月,风雹折木,雹大如鸡卵,自昼至夜,平地几三尺,树木尽折。永安元年,汉建武将军曜陷泫氏。永嘉三年,晋、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