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掌管天气预报的神(3 / 7)
参数。”
没有质疑,只有迅速的行动。
对于赵工来说,过去的几个月里他早已经见识到了这位总设计师的厉害。
当下立刻通知专业施工队按洛珞说的整改。
洛珞在现场亲自监督了第一个钻孔点位的确认,确保穿透到钢筋层下足够深度。
当特制的、流动性极好的环氧浆液被高压注入那些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潜在缝隙时,洛珞的神情才略微舒展。
他看着灰色的浆液缓缓沁入混凝土深处,像大地内部的隐秘伤口被悄然缝合。
这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是确保万吨巨构安稳伫立、对抗时间与自然侵蚀的关键一针。
四月,阳光开始有了温度,工地的喧嚣更甚。
大型构件的装配进入高峰,巨大的吊臂如同钢铁巨人的手臂,在高空缓缓移动,将重达数百吨的冷屏组件模块小心翼翼地吊往预定位置。
编号为“玄冰-7”的核心冷屏组件在四台巨型塔吊的协同下,正被平稳地吊起。
高度一点点升高,越过混凝土基座,向着正在组装的庞大真空室杜瓦结构靠拢。
主控室的操作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现场指挥通过对讲机不断微调着角度。
突然,主塔吊的驾驶室内,一个黄色的警示灯亮起,同时操作员的耳麦里传来轻微的、异常的金属摩擦音报警——主万向节的传感器捕捉到了异常震动信号。
“停止吊装!”
主控室的操作员立刻发出指令,巨大的组件悬停在离目标位点还有十米高的半空中,像一枚随时可能坠落的巨石。
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计划被打乱,每一分钟都在消耗宝贵的工期。
洛珞几乎同时抵达指挥室。
他没有看屏幕的警报灯,目光直接锁定了实时回传的吊装力学分析和轴承健康度曲线图。
异常的震动频谱显示不是简单的载荷波动。
他调取了过去三个月的同类型吊装数据比对,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一个微型力学模型在平板上快速生成、迭代计算。
“不是风载引起的共振,也排除了钢丝绳问题。”
洛珞的声音冷静得出奇:
“问题在承力点上,万向节内部轴承……轴承滚珠在特定负载角度下出现了微小裂纹,摩擦音和频谱特征符合轴承非正常磨损特征。”
他的指尖点在轴承结构图的薄弱点上:
“受力角度最刁钻的那几个滚珠,在高负载下局部应力超过了材料极限。”
“立刻更换主吊所有承力万向节!备用件启用前必须进行三倍级超高频无损探伤。”
洛珞下达指令干脆利落:
“待吊组件稳定悬停状态,待万向节更换完毕,重新校核载荷路径后再进行安装,其他吊装作业暂停,全面排查同类部件。”
悬在空中的“玄冰-7”最终被安全移回临时支架,更换部件,重新检测。
五月,海岛上已然有了初夏的气息。
盘古堆最为核心的、如同巨大钢铁鸡蛋的真空室杜瓦容器,开始了最关键也是最艰苦的部分——主体结构的现场环缝焊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