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离神不一定近,但离人很远了(1 / 5)

加入书签

    ……

    事实上,克雷研究所确实没少动用关系,而且在官方没走通的情况下,又把主意打到了私交上。

    终于在一次通过斯梅尔教授的联系下,他们得以跟洛珞本人进行了一次越洋的视频通话。

    “洛先生,这是无上的荣誉……”

    麦克爵士的声音通过电脑传出,带着难以置信的恳切。

    他甚至搬出了2004年佩雷尔曼的“前车之鉴”——数学界的“隐士”传统似乎又要被强化了。

    “谢谢您,麦克·安德森爵士。

    ”屏幕另一端,洛珞的面容清晰而平静.

    “理由此前已说明:我确实因为个人原因,无法脱身,而且基本两年之内都没有过去领奖的可能了。”

    他的语气毫无波澜,仿佛在讨论一笔一千美金的论文稿费。

    “可是……”

    麦克爵士还想挣扎一下,不过注定是徒劳的。

    通讯切断。

    麦克·安德森颓然靠向椅背。

    助手匆匆而入:

    “《自然》、《科学》要求评论,《泰晤士报》头条标题:‘数学新王:荣耀之门为他敞开,他却亲手关闭?’华尔街日报更直白:‘东方天才视百万美金如尘土!’……我们怎么办?”

    克雷研究所视频通讯被切断的嗡鸣声,仿佛是这场席卷全球舆论风暴拉响的警报。

    洛珞平静地合上加密通讯仪器的盖子,视线重新投向满屏的磁流体数值波动图。

    隔壁会议室里,关于实验回路的预算争执尚未结束,然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和网络的每一个节点,风暴已然成型。

    是的,洛珞的“人不过去了,钱捐了吧”的提议,克雷研究所终究还是没能采纳。

    倒不是他们不想做慈善,而是这个顺序不对。

    如果是洛珞亲自过去做个报告会,然后在领完奖金后宣布全部捐赠,那他们绝对一百个乐意。

    但……你总来来领一下才行吧,现在人都不来,直接就让捐了……这算怎么个事呢。

    至于在奖项,奖金得主遇到突发事件不能亲自领奖,让人代领的这种规矩,克雷研究所也没有采纳。

    相比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四年一度评选2-4人的菲尔兹奖和高斯奖,他们这奖金一共只设立七位获奖者,还有一位已经拒绝了。

    也就是说未来的几十年里,最多也就只有五位获奖者了,颁奖的密度比前面几个奖项乘在一块还低。

    要是错过洛珞这次,不知道下次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他们当然不希望仅仅用一个代替领奖来糊弄过去。

    更关键的是,仅有七大千禧难题,前面两个解决者都选择拒领,这不会形成一个莫名其妙的趋势或者潮流吧。

    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下一个获奖者,依旧选择拒领……那可太过分了!他们坚决不能接受!

    而克雷研究所的困扰,仅仅是风暴的起点。

    《自然》杂志的编辑室内一片哗然。

    “又是拒绝?又一个佩雷尔曼?”

    资深编辑揉着太阳穴,对着屏幕上洛珞那份无可挑剔的N-S方程证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