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麻辣烫(2 / 5)

加入书签

。”

    辣脚子类似吴记的卤鸡脚,芥辣即将芥末碾细,或制辣酱,或做辣汁,用以调味。这才是宋时正宗的蜀味。

    谢清欢恍然。

    接触的东西越多,她越认清自己和双双姐之间的差距,不止在于技艺,更在于见识和经验。

    这市面上的各色菜肴,双双姐不仅如数家珍,甚至能说出做法,指出不足之处。

    我还差得远呐……

    谢清欢自觉不足,也越发理解师父为何格外器重双双姐。

    吴铭拈起一条兔肉送入口中。

    这道菜叫盘兔,做法嘛,应该是将兔子汆水后拆开切条,再下锅炒熟。味道不错。

    听何双双说,此菜冬日食用尤为肥美,唤作“冬月盘兔”。

    他突然想起开封有家酱肉店叫长春轩,这家店做的五香兔肉,也是选用立冬至立春间猎获、重达三斤以上的野兔制成,野味醇厚,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可谓此菜之余响。

    八人继续前行,过朱雀门,入内城。

    几道熟悉的身影立时撞入眼帘。

    “吴掌柜!”

    欧阳修五人也已瞧见吴铭一行,八人的衣着实在显眼,很难看不见。

    吴铭上前叉手见礼,对方除醉翁外,老梅和老苏皆是旧识,唯另二人面生。

    梅尧臣打趣道:“吴掌柜放着自家营生不顾,反倒来夜市闲荡?莫非是来探察敌情,意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众皆捻须而笑。

    欧阳修接口道:“此间夜市花样虽多,然老夫笃信,待吴掌柜的夜市开张,滋味必更胜一筹。”

    吴铭未作谦辞,只道:“小店九月起开张夜市,诸公若有雅兴,吴某可预留一清静雅间。”

    “夜市菜肴,可与白日不同?”

    “自不相同。”

    “好!”欧阳修爽快应下,“那便为老夫预留一间!”

    吴铭拱手应诺,又寒暄几句,作揖别过。

    错身之际,他忽然冒出个念头:老苏既已出门,大小苏该不会又趁机偷溜出来了吧?

    话分两头。

    却说苏洵离寺赴约后,苏轼、苏辙也同林希、林旦汇合,直奔州桥夜市。

    此番苏辙并未再三推拒。

    一来距省试尚有数月光景;二来兄弟二人闭门苦读半月,也该略作消遣。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有多次偷溜的经验,胆气已壮。

    以东京之大,只要管住哥哥那张“乌鸦嘴”,岂会轻易撞见爹爹?

    四人行至州桥。

    桥上人流如织,灯火煌煌,映得汴河一片波光闪烁。桥栏两侧商贩密密排开,吆喝声、笑语声和桥下画舫里的乐声交织,热闹景象恍若白昼。

    四人手捧吃食,随人流登上桥头。

    苏轼望着眼前涌动的人潮,顿觉心有所感,脱口吟道:“独立市桥人不识,万人如海一身藏……”

    话音刚落,忽见另一头迎面走上来一群游客,衣着统一,胸前的“吴记”字样格外扎眼。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