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蟹酿橙(3 / 5)

加入书签

呀!”徐婆惜拿指尖轻戳她的额头,“想在这行混出点名堂,须得把眼力练出来,莫要贵客临门却不识。”

    她并非为沈官人而来。

    沈官人固然是东京城里有名的风流公子,勾栏里的姐妹多得他照拂,徐婆惜也曾陪侍过,虽然算不上熟稔,却也并非生客。

    吴掌柜才是此行的首要目标。

    听闻吴掌柜沉迷庖厨之道,等闲不入勾栏,尚未见识过花红柳绿之人往往最易动情。

    此番就算不能将他一举拿下,也要留个深刻印象才是。

    正思绪万千,忽闻一声唤:“徐娘子,沈官人有请。”

    徐婆惜对镜稍整妆容,掀帘下轿,婢女抱着琵琶,两人随孙福径往雅间而去。

    厨房里,各色香气交织萦绕。

    吴铭吩咐小谢:“你去问问何厨娘,蟹酿橙做好了没?”

    在宋代流传至今的所有菜品中,蟹酿橙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一道,自从前几年在国宴上亮相,杭州的高档中餐厅,不管是不是做宋宴的,菜单里都少不了它。

    当然,蟹酿橙本身就是一道江浙菜。

    早在隋唐时期,橙子便是同虾蟹共食的经典配置,螃蟹与橙的结合更加普遍,因为两者的上市时段基本重合,用宋人的话说便是:“橙催蟹又肥”。

    吴铭尝过不少现代餐厅复原的版本,说实话,都很一般。

    他本以为是菜本身的问题,直到中秋前夕,何双双试做了这道菜,那叫一个地道。

    吴铭百思不解,琢磨许久,终于把原因找到了:何厨娘用的是本地橙子。

    宋代的橙子主要有三类:甜橙、香橙和酸橙。前者作为水果食用,后二者的果肉,吃一块能酸掉八颗牙齿,通常用于调味和入药。

    用作调料的橙子宋人叫“橙齑”,将橙皮切碎,橙肉去瓣膜,放研钵里捣成金黄色的酱汁,其酸如果醋,搭配蟹肉食用,类似今天的姜醋汁。

    蟹酿橙则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必须选用香橙来做。

    做法正如《山家清供》所载:揭开香橙顶盖,挖去果肉和内壁的筋膜,填入蒸熟的蟹肉和蟹黄,淋入橙汁拌匀,上锅蒸制四五分钟即可。

    香橙虽然酸,香气却非常馥郁,常被用于熏衣、做闻香果盘、制蜜饯等,以此橙蒸蟹,不仅能去除蟹腥味,还能赋予蟹肉独特的香气,相得益彰。

    只不过,这玩意儿虽然叫橙,其实更接近柚子,国内已基本绝迹,所以现代餐厅很难复原出最初的味道。

    蟹酿橙本是何双双的拿手菜,便让她在灶房里独自备菜,不仅要供雅间的客人食用,也会在川味饭馆推出,需要准备的量不可谓不大。

    话分两界。

    上午买完菜归来,吴建军第一时间在小黑板上写下了今日新出的菜品,并拍照发至群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营,川味饭友群的群友已突破五十人,以上班族为主,工作时间还能秒回的只有学生和退休老头。

    于得水第一个跳出来,发两个疑惑的表情:“这不是江浙菜吗?”

    “秋天来了,我就知道该上蟹酿橙了!”徐川其实第一个点进来的,但他打字比较慢,“这是宋菜!”

    本来想给群友们科普一下,怎奈打字实在费劲,算了,到店再说也不迟。

    他当即呼朋唤友,直奔川味饭馆,抵达时店里已经坐起三桌,都是熟面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