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甜源赋(5 / 7)

加入书签

儿,明年长得更旺。

她男人见了笑,“种子要埋在土里才长,藏在柜子里该想家了”

墨玄和李煜杰的甜话摊改成了“甜籽站”

,专门收各家的甜辣花籽,混在一起装成小包,谁要就给谁。

有个要去远方寻亲的妇人,拿了包种子,说要把甜源井的甜带到他乡。

李煜杰往她包里塞了块同心糖,“糖跟着种子走,到哪儿都像在家”

妇人走的时候,种子袋在包袱里晃,糖香一路飘,引得黄狗都跟着送了半里地。

甜生岛的孩子们在糖溪里洗甜籽,洗干净的籽亮晶晶的,像撒了把红玛瑙。

阿竹把籽装进竹筒,挂在彩虹糖晶车的车把上,说要让糖车走到哪儿,甜籽就落到哪儿。

他们推着车往山里走,竹筒晃啊晃,籽儿掉出来,落在石缝里,没多久竟冒出嫩芽,把石山都染了点红。

魔族乐团的《夏凉曲》换成了《秋收谣》,调子里多了点沉甸甸的感觉,像麦穗压弯了腰。

他们在打谷场边演奏,农人们挥着镰刀跟着节奏割稻,说这曲子比喝了甜酒还带劲。

有个老汉割着稻,哼着曲子,说想起年轻时跟老伴在田里比赛割稻,谁输了就给谁塞颗糖,“现在她不在了,可这曲子里,好像还有她笑的声儿”

十国的织女们在田埂帕上绣起了稻穗,针脚密得像稻芒,帕子叠起来,能闻到新米的香。

有个农妇用这样的帕子包着新收的稻子去碾米,碾出的米竟比往常白,煮成饭,满屋子都是甜香。

她把饭端给织布的姑娘们,说:“你们的帕子绣得好,稻子都知道报恩呢。”

老兵在甜种站的墙上画了张地图,标着谁把甜籽带到了哪里,像张甜气蔓延的网。

有个邮差路过,见地图上没标驿站,就自己画了个小旗子,说要帮着带种子,“让每个驿站都长出甜辣花,以后送信的路上,闻着香就不觉得远了”

老兵给了他把种子,说:“你这是给甜气开了条路啊。”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天上撒了圈稻种,种在刚收割完的田里,说这是“甜源井的晚稻”

农人们见飞艇撒种,都笑着说:“孙大圣这是怕咱们冬天没甜吃。”

晚稻长得飞快,抽穗时,穗子上都挂着小糖珠,风吹过,糖珠落在地上,竟长出圈甜辣花,把稻田围得像镶了红边。

王奶奶的铜锅煮起了新米粥,粥里撒了把甜辣花籽,说吃了能暖脾胃。

来喝粥的人捧着碗,说这粥里有土地的劲儿,喝下去浑身都热乎。

有个刚学走路的娃娃,抓着勺子往嘴里送粥,米粒沾在脸上,像贴了小珍珠,引得大家直笑,说这娃娃是吃甜长大的。

处暑那天,糖溪的水开始变清,水底的糖晶看得清清楚楚,像铺了层水晶。

有个石匠在溪边凿石头,想刻个新的糖罐,见水里的糖晶好看,就照着样子凿,刻出来的糖罐,罐身上的花纹竟会慢慢渗出糖珠,像活的一样。

石匠把糖罐送给墨玄,说:“这是甜源井自己长出来的罐。”

墨玄和李煜杰把石罐摆在甜话摊前,罐里装满甜辣花籽,谁来都能抓把。

有个做糖人的艺人,拿了籽儿混在糖稀里,吹出来的糖人身上竟带着花纹,像裹着甜辣花瓣。

孩子们抢着买,说这是“活的糖人”

,咬一口,真有花的清甜味。

甜生岛的孩子们现,田埂上的甜辣花籽落在牛圈旁,长出的花特别壮,花瓣上还沾着点奶香。

他们就把籽儿往牲口棚周围撒,说要让牛羊吃的草都带点甜。

没过几天,牛儿挤出的奶真的带了点甜,挤奶的大婶笑着说:“以后不用往奶里加糖了,牛儿自己就带甜了。”

魔族乐团的《秋收谣》加了段牛角号,吹得像远山在应和。

他们跟着收秋的队伍走,见着在地里刨红薯的农人,就停下来奏一段。

红薯被乐曲一震,从土里滚出来,表皮上沾着的泥都带着点甜。

有个刨红薯的老汉,举着个大红薯对乐团说:“你们这曲子能叫红薯自己跑出来,比我家的狗还灵。”

十国的织女们用红薯藤的纤维织布,织出的布带着点淡绿,做成长帕子,擦汗时竟能闻到点甜香。

有个挑夫买了条,说擦汗的时候,再累都觉得心里甜丝丝的。

织女们就多织了些,送给挑着重担的脚夫,说:“帕子沾着甜,路就不觉得沉了。”

老兵在甜种站门口晒了堆南瓜籽,每个籽上都刻着个小记号,说要让种子记得自己的家。

有个要去海外的商人,见了刻字的籽儿,非要买些带上船,“让甜源井的甜漂到海那边去”

老兵没要钱,给了他满满一袋,说:“甜要是能漂洋过海,才是真的甜。”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海边撒了些甜辣花籽,籽儿落在沙滩上,竟在盐卤里了芽,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