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世界标准(1 / 2)
就在长安城暗流汹涌时,一份由太子李承乾亲自撰稿,经由撒马尔罕的电报站往四面八方的《大唐日报》特刊,引爆了整个世界。
这篇特刊的标题,简单而又霸道——《告世界人民书:论“世界标准”
计划之肇始》。
文章的篇幅并不长,但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力量和无法抗拒的诱惑。
文章开篇,便以一种毋庸置疑的口吻,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个由蒸汽、钢铁和信用构筑的,全球互联互通的伟大时代。
紧接着,李承乾抛出了“世界标准”
计划的四大核心纲领。
“一,货币标准!
自即日起,大唐皇家银行行的金本位纸币‘唐元’,将作为连接东方与西方,贯穿陆上与海洋的唯一官方结算货币。
所有跨国贸易,所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皆需以‘唐元’进行结算。
凡我大唐盟友,其本国货币可与‘唐元’建立固定汇率,共享信用!”
“二,度量衡标准!
为促进贸易之便利,消弭沟通之障碍,大唐格物院制定的‘米、千克、升’等度量衡单位,将作为所有国际贸易的唯一计量标准。
天下货物,将有同一之标尺;天下商品,将有同一之准绳!”
“三,信息标准!
大唐皇家邮政,将联合所有盟友,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邮政与电报网络。
我们将以最快的度,最安全的方式,传递信件、货物与信息。
未来,信息将如流水般自由流通,知识将不再有壁垒,世界将天涯若比邻!”
“四,技术与金融标准!
大唐将注资一万万贯,成立‘世界标准银行’,简称‘世行’。
凡我大唐盟友,皆可申请加入。
世行将向所有成员国,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用于修建铁路、港口、工厂、运河等基础设施。
但所有接受贷款之工程,必须采用大唐的技术标准,由大唐格物院认证的工程师进行督造,以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这四大纲领,如四道惊雷,劈开了旧世界的秩序,照亮了一条通往全新未来的道路。
当这份报纸,通过各种渠道,传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时,整个帝国都沸腾了。
长安城的百姓们,最先感受到了这股狂热。
他们或许看不懂那些复杂的金融和技术术语,但他们看得懂最直白的一句话——太子殿下,要带着大家,一起去赚全世界的钱!
“我的天!
太子爷这是要做什么?这是要把全天下的生意,都揽到咱们大唐来啊!”
“什么叫唯一结算货币?是不是说,以后那些红毛绿眼睛的胡人,想买咱们的丝绸,就必须先把他们的金币换成咱们的‘唐元’?”
“那咱们的‘唐元’,岂不是比金子还值钱了?”
“何止啊!
你没看第四条吗?‘世行’!
太子爷要开银行,给别的国家放贷,帮他们修路盖房子!
但条件是,必须用咱们大唐的工匠,咱们大唐的技术!
这……这不就是说,咱们大唐的泥瓦匠,以后都能去国外当‘工程师’,赚大钱了?”
“了!
了!
这下真的要了!”
皇家银行门口,再次排起了长龙。
这一次,人们不是来买债券的,而是来咨询如何将自己手里的生意,对接到“世界标准”
上去的。
丝绸商人想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丝绸符合“世界标准”
,卖到拂菻去。
瓷器商人想知道,如何用“米”
和“千克”
来给自己的瓷器定价。
甚至连一些有经验的老工匠,都在打听,如何才能成为“格物院认证工程师”
,跟着“世行”
的工程队,去海外开开眼界。
整个大唐,从上到下,都被这幅宏伟的蓝图点燃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个能够开创万世基业的伟大计划上来。
至于那些关于长安城内有奸人作祟的流言蜚语,早已被这股狂热的浪潮,拍得无影无踪。
而在遥远的波斯,泰西封。
刚刚坐稳皇位的库思老三世,在自己的皇宫里,读着这份由大唐信使快马送来的《大唐日报》,激动得浑身颤抖。
“天才!
真是天才般的构想!”
他看着报纸上那四个纲领,眼中充满了敬畏和狂喜。
他终于明白,李承乾的野心,根本就不在乎波斯这点地方。
这位大唐太子,他的棋盘,是整个世界!
而他,库思老三世,因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拿到了一张无比珍贵的,登上这艘时代巨轮的船票!
“四成……朕只付出了四成的利润,就换来了这一切!”
库思老三世喃喃自语。
他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