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走水了(1 / 2)

加入书签

长安城,依旧是一片繁华盛世的景象。

东市西市,人潮涌动,商贾云集。

从西域来的胡商牵着骆驼,高声叫卖着香料和宝石;从江南来的船队,运来了最新鲜的丝绸和茶叶。

酒楼里,说书人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太子殿下在西域如何大展神威,听得满堂喝彩。

没有人知道,在这片歌舞升平之下,一股足以将一切都吞噬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城南,一处偏僻的巷子里,一家毫不起眼的杂货铺。

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走进了店铺。

他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力夫,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掌柜的,给我来二十斤桐油,十斤硫磺。”

汉子瓮声瓮气地说道。

“好嘞!”

掌柜的是个精瘦的小老头,他一边麻利地称量货物,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客官,您要这么多桐油和硫磺做什么?家里要修船吗?”

“嘿嘿,俺家婆娘催得紧,说屋里潮,让俺多备点料,好好刷刷家里的家具,防潮防虫。”

汉-子挠了挠头,憨笑着回答。

掌柜的没再多问,收了钱,把东西包好递给了他。

汉子扛起东西,转身离去,消失在巷子深处。

在他走后不久,杂货铺斜对面的一家茶馆二楼,一个正在喝茶的书生,放下了茶杯。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用炭笔在上面飞快地记下了几个字:“城南杂货铺,桐油二十斤,硫磺十斤,去向,城西福顺车行。”

类似的场景,在长安城的各个角落,同时上演。

城东的一家药铺,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买走了店里所有的硝石。

理由是府上要建一个冰窖,夏天用来消暑。

城西的一个铁匠铺,一个富商打扮的男子,定制了一批奇形怪状的铜管和阀门。

理由是家里要建一个新式的自来水系统,学太子殿下的格物新法。

城北的一个粮油店,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拉走了整整十大桶的菜籽油。

理由是城外的一个寺庙要举行法会,需要大量的灯油。

……

这些交易,单独来看,都显得那么平常,那么合情合理。

买家和卖家,也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市井小民。

但是,当这些零散的信息,被源源不断地汇总到百骑司的秘密据点时,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画卷,便缓缓展开了。

“房相,您看。”

百骑司指挥使李君羡,指着一张巨大的长安城地图,脸色无比凝重,“从三天前开始,城内至少有三十七个不同的商铺,被人大量买走了各种易燃之物。

桐油、硫磺、硝石、菜籽油、火油……加起来,数量已经非常惊人了。”

“买家的身份,我们也查了,五花八门,有车夫,有管家,有商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他们购买的理由,也都说得过去。”

“但是,我们将这些物资的最终去向,标记在地图上后,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规律。”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地图上,那些代表着物资去向的红点,虽然看似分散,但却隐隐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

而这张网络的每一个节点,都精准地坐落在长安城新建的地下排水系统的关键位置上!

“他们……他们想通过地下水网,来纵火!”

长孙无忌倒吸一口凉气。

长安城的地下排水系统,是太子殿下力排众议,耗费巨资修建的。

整个系统如同人体的血脉,遍布全城。

一旦这里面被灌满了火油,再从几个关键点同时引燃……

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整个长安城,将会从地底下,被瞬间点燃!

“好恶毒的计策!

好周密的部署!”

房玄龄的后背,也冒出了一层冷汗。

他现在终于明白,太子为何要让他们“切勿妄动”

了。

敌人潜伏得太深,网络铺得太大。

如果他们贸然抓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立刻惊动整张大网。

到时候,敌人狗急跳墙,哪怕只引爆其中一小部分,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异常?”

房玄龄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

“有。”

李君羡指了指地图上的几个位置,“昨夜,城西的永乐坊和城东的平康坊,各生了一起小火灾。

火势都不大,很快就被巡夜的金吾卫扑灭了。

看起来,像是意外失火。”

“但我们事后勘察现场现,起火点非常蹊-跷,不像是意外。

这更像是在……试探。”

“试探?”

“是的,试探我们长安城的灭火反应度,和巡夜卫队的布防规律。”

李君羡的声音,愈沉重。

房玄龄的目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