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仁王”橘青登与“修罗”绪方逸势【爆更1W】(5 / 10)

加入书签

称号的名人的故事。

    不得不说,写这话本的漱次郎,真的很懂市井百姓们的这一脾性。

    这部描绘青登的故事的话本之所以能流传得如此广,漱次郎给青登所起的这个既容易记忆,又足够中二,极对市井百姓们胃口的外号功不可没。

    顺便一提——青登是直到某天被试卫馆内的一名前辈笑嘻嘻地喊了声「仁王!」后,才知道原来说书界多了一本以他为主角,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话本。

    没啥成本的听说书,是这个时代的平民老百姓们最常选择的娱乐方式之一。

    因此,说书台算得上是每座城町里流量最大的媒体渠道之一。

    于是乎——在这样的媒体渠道里,青登的名望因这话本的大火而再一次大涨的同时,「仁王」的名号也一传十,十传百,风传一时。

    短短2个月的时间,「仁王」这个名号的知名度已完全盖过了原有的「北番所的小天狗」、「剑之新英」等各种乱七八糟的称号。

    这个新称号已经变得像青登的专属商标一样。

    青登现在走在街头,常有一些认出他来的平民百姓乐呵呵地喊他「仁王」。

    对于自己的这个新称号,青登倒不怎么讨厌,也并不抵触别人喊他「仁王」。

    虽然这么说可能有点幼稚、不成熟……但青登真心觉得「仁王」这个称号挺帅的。

    只要别污蔑、恶意丑化,那青登并不介意别人将他的故事给改编成各种文艺作品。

    在漱次郎的这部话本还没面世时,青登在江户的名字就已经挺高的了。

    早已习惯了被人在街头上认出的青登,并未因这部话本给他带来了全新的高人气而感到现下的生活和往日有啥太大的不同。

    他对漱次郎这部话本唯一的意见……就只有把他写得未免太强了一点。

    话本里的他,宛如项羽、吕奉先再世。

    就以「蕃书调所之战」来举例:明明这是一场蛮艰辛的苦战,斋藤等人也出力不少,但这话本有点太过抬高青登的战绩。

    光听话本里的各种关于青登是如何神勇的描述,能让听众们不自觉地发出如下感慨——「仁王」这么牛逼,为何不直接将当时袭击蕃书调所的所有讨夷组的组员给杀光?

    不过,绝大部分的听客是不管这些的。

    绝大部分的听客就只是想听个乐呵、听个爽的,才不管什么逻不逻辑、合不合理。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部话本之所以能那么火,跟里面的打斗段落过于炫酷不无关系。

    待在无人注意的不起眼角落里的青登和冲田,又听了会儿梦乐的说书。

    有些听腻了的冲田,一口喝光了刚买的冰水。

    「橘君,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恰好也有些听腻了说书的青登点点头。

    二人并肩从说书场走出的瞬间,噪音与热气喷散而出。

    因为梦乐的说书场搭有凉棚,所以说书场内还算阴凉。在从说书场走到场外的街头时,令青登的肌肤久违地回忆起那种离开空调房的感觉。

    「好热啊……」

    冲田默默地将他那条纤细马尾给绑得更高、更紧一些。

    「如果觉得太热的话,要不要现在就回试卫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