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章 做月饼(1 / 2)
吃完海螺,陆凛收拾碗筷往厨房走,转身时瞥见顾明月蹲在桌边。
手里捏着个带花纹的海螺壳翻来覆去看,另一只手还悄悄往抽屉里塞小盒子。
“藏什么呢?”
陆凛走过去,笑着抽走她手里的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已经躺了好几个捡来的贝壳,此刻她正把刚挑出的海螺壳往里放。
顾明月脸一红:“这壳子好看,留着给孩子当玩意儿。”
陆凛没拆穿她的小心思,拿起一个螺旋纹路清晰的海螺壳。
“这壳子沾着螺肉残渣,得好好洗干净晾干,不然容易坏。”
说着就端来一盆清水,两人蹲在院子里,一个用小刷子轻轻刷壳上的细沙,一个拿着棉布擦水渍。
阳光把海螺壳照得透亮,顾明月举着一个带斑点的壳子对着光看,忽然笑出声。
“你看这花纹,像不像营区里的白树影?”
陆凛凑过去瞧,点头应着:“等晾干了,我给你钉个小架子,把这些壳子摆起来。”
没过两天,陆凛从部队后勤处找了块边角料木板。
趁着午休时间,拿着锯子和砂纸琢磨了大半晌。
等顾明月现,书房的桌上已经摆着个小巧的木质架子,三层搁板打磨得光滑,边缘还细心地磨成了圆角。
“你真做了架子!”
顾明月凑过去摸了摸,木头上还带着淡淡的松木香。
陆凛笑着把装海螺壳和贝壳的盒子递过去:“来,把你的宝贝摆上。”
两人蹲在架子前,顾明月挑出最大的螺旋海螺放在最上层当主角,又把带斑点的小贝壳错落摆在下层。
时不时调整位置,嘴里还念叨:“这边空了点,再放个小贝壳正好。”
陆凛在一旁帮她递东西,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忽然开口:“等孩子会爬了,说不定会伸手够这架子,到时候可得把它摆高点。”
顾明月愣了愣,随即笑起来:“说不定他还会拿着小海螺往嘴里塞,得提前把壳子洗干净晒透。”
摆完后,两人并肩站着看,顾明月靠在陆凛肩上:“等他再大些,咱们就告诉他,这些壳子是在海边捡的,还有他爸亲手做的架子。”
陆凛握着她的手,指尖划过架子边缘的木纹,心里满是对往后日子的盼头。
顾明月近来总往海边跑,每次回来裤兜里都鼓鼓囊囊,全是捡来的贝壳。
攒了满满一筐后,她找出家里的棉线和针,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琢磨起来。
她准备利用这些贝壳做些手工艺品,挑出大小均匀的扇形贝壳先做门帘。
用针在壳顶钻小孔,再穿进染成浅蓝的棉线,每隔两指就串一颗,串满十几串后,对齐固定在细木杆上。
风一吹,贝壳碰撞着出“叮咚”
轻响,阳光透过壳面,在地上投出星星点点的光斑。
挂在屋门口,连进进出出都添了几分趣致。
接着做风铃,她选了小巧的螺旋海螺和带花纹的小贝壳,搭配几颗圆润的石子,串成长短不一的绳串,顶端系在一个圆形木环上。
挂在窗前时,风掠过帘角,风铃便出细碎又清脆的声响,像海边的浪涛在耳边轻唱。
陆凛训练回来,刚进院门就被门帘吸引,伸手碰了碰贝壳。
“这手艺真不赖。”
顾明月笑着递给他一颗刚穿好的小贝壳:“等你有空,再帮我找几根结实的木杆,我再做两串挂在门口,肯定好看。”
离中秋还有几日,张守义提着行李来跟他们夫妇告别,说京市的小辈们早盼着他回去团圆。
顾明月一听,转身就往屋里走,不多时拎出个鼓鼓的布包,里面塞得满满当当。
“张叔,这是给孩子们带的海产干货,还有我做的枣泥糕,路上能当零嘴。”
她一边说,一边又拿出两个精致的物件。
一个是串着浅蓝棉线的贝壳风铃,螺旋海螺悬在中间,另一个是小巧的贝壳挂饰,用彩绳编了流苏。
“这两个是我自己做的,风铃挂窗边,风吹着热闹,小挂饰让孩子们当玩意儿,也算带点海边的念想。”
张守义接过布包,掂量着沉甸甸的分量,又拿起风铃晃了晃。
听着清脆的声响,眼眶微热:“你这孩子,总这么细心。
等明年开春,我再来看你们,给孩子带京市的拨浪鼓。”
陆凛帮着把东西拎到门口,顾明月又叮嘱:“路上注意安全,到了给我们捎个信。”
看着张守义的身影消失在家属院门口,顾明月心里还有些不舍。
转眼快到中秋,中秋前的厨房最是热闹。
顾明月提前三天就把闲置的烤炉擦拭干净,陆凛则跑前跑后备齐食材。
顾明月准备先做月饼,把猪油和温水拌进面粉,揉出柔韧的油皮。
又用纯猪油揉了油酥,两份面团盖着湿布醒着。
这边陆凛正仔细剥咸蛋黄,用白酒浸过去腥,再撒上白糖和熟面粉拌匀馅料。
等油皮油酥醒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