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65章 :萧然(2 / 4)
sp; “行,没有因为眼前的利益故步自封,有进步。”秦浩满意地点点头:“说说看,你跟小戴是怎么计划上海分店的?资金、选址都落实了吗?”
杨巡连忙点头,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道:“浩哥,其实是这样的。自从‘东海一号’火了之后,有个叫萧然的人主动找到我,说是想跟我们合作在上海做一个地产项目。他说他负责在上海的核心地段拿地,我们负责在地块上建商场,而且他给我们的土地价格,是成本价,比市场价低了近三成!”
没等杨巡把话说完,秦浩挑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土地成本价给你?他做慈善吗?”
杨巡连忙解释:“浩哥,我一开始也觉得不对劲,后来听萧然说,他准备拿的那块地,原本是想建写字楼的,但他觉得光建写字楼吸引力不够,要是旁边能配一个大型商场,形成‘写字楼+商场’的商业综合体,既能吸引企业入驻写字楼,又能靠商场带来人流,整个地产项目的升值空间就大了。所以他才想跟我们合作,我们建商场,相当于帮他的写字楼项目‘抬轿子’,他让利给我们,其实也是在为他自己的项目增值。”
秦浩闻言,不由得暗暗点头。这个萧然确实有点商业头脑,要知道现在是 90年代初,国内的商业地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开发商还在单打独斗地建写字楼、盖商场,很少有人能想到“商业综合体”的概念,更别说用商场带动周边地产升值的商业模式了。就这一点来看,这个萧然眼光还是很超前的。
但秦浩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严肃地问道:“话是这么说,但向来上赶的不是买卖。这个萧然你了解多少?他的背景、信誉怎么样?信得过吗?”
杨巡也收起了笑容,压低声音道:“我找人打听过了。这个萧然在东海很有能量,这两年拿了不少地做商业开发,听说他是个高干子弟下海,家里在部委有关系,所以拿地的时候能拿到不少优惠政策。”
秦浩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高干子弟下海?如果真的背景深厚,人脉广阔,萧然根本没必要跟梁凡这种酒囊饭袋合作。要么,他所谓的“高干子弟”身份是硬凹的,其实没什么真后台,只能靠攀附梁凡这种人获取资源;要么,就是他家里已经失势,急需通过梁凡搭上梁家的关系,重新打通人脉。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足以说明萧然的根基并不稳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萧然的商业才能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商业布局上,很有前瞻性。
秦浩沉吟片刻,做出决定:“这样吧,明天中午你把萧然约出来,咱们三个人一起吃个饭,我当面跟他聊一聊。有些事情,只有面对面接触了,才能看出真假。”
“东海一号”这个项目,秦浩一直很看重。浩然国际现在的业务几乎全在国外,虽然每年的利润可观,但国际市场变幻莫测,很容易受到各国政策、贸易壁垒的影响,风险不小。
而国内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消费潜力巨大,如果能把“东海一号”做成全国性的连锁商场,就能打通国内的销售渠道,让浩然国际的业务“两条腿走路”,既能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又能抓住国内消费升级的机遇。所以,对于上海分店的合作,他必须亲自把关。
“好!我这就给萧然打电话,跟他约时间和地点!”杨巡立刻应道,拿出大哥大就要拨号,脸上满是干劲。
……
从“东海一号”出来,秦浩才让司机驱车前往浩然国际的产业园。此时的产业园已经今非昔比,三期工程刚刚完工,整个园区的面积比两年前扩大了三倍,一眼望去,整齐的厂房、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超市错落有致,俨然一个小型城镇。
园区的员工也超过了六万人,有近四万人是国企下岗职工。当初产业园扩建时,秦浩特意跟当地政府合作,推出了“下岗职工再就业计划”,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只要通过考核就能进入园区工作,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大量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也为产业园储备了充足的劳动力。
车子刚驶入园区,沿途的员工看到秦浩的车,都纷纷停下脚步,恭敬地打招呼:“雷总好!”“雷总下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