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平蝗妖策,绝裔之计!(3 / 3)
?
陈叙于是又提出其二,兴修水利,南水北调。
南方常有水患,北方常有旱灾,何不以运河丶湖泊丶水库丶江堰之利,使南方水系连通北方?
同时,要启动治理北方江河。
九川一带常年泥沙沉积,致使河道瘀堵,丰水期洪涛肆虐,枯水期鱼虾难存,湍急处山水险恶,细窄处幽咽难续。
百姓世受其苦,农田灌溉亦难。
若不清理河道,又如何植树?
但水利修建,又绝非一时一地之功,此间细节,处处都是学问。
文章篇幅有限,乡试策论不能说得太过详细。
陈叙便以自己实地游走过的灵犀山脉为例,以元沧江为根基,选取其中一地,讲解水库修建,水旱平衡。
其中包括地段选取,数术模型,草木虫鱼依存互生,等等道理与方法。
最后,他以圣贤经典点题: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纵使妖生,其妖性亦然醇和;纵使性恶,其害亦轻易可诛,不至于酿成大祸,终至成灾。」
「蝗害之根本,不在于诛杀一二妖首。妖首可轻易杀之,若使蝗害禁绝,则需长远以计。」
「兴水利,清旱涝,养国山林,并育万物。」
「防蝗灾于未然,绝灾害之苗裔。」
「此为平蝗妖策。」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为如此。
彼时,陈叙落笔。
忽觉心潮涌动,文海震荡。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