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来信河南治(2 / 2)

加入书签

息来。

想着想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悄然爬上眉梢。

就在这暖意与沉静交织的时刻,暖阁门外传来一阵轻微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门外。

接着是内侍压低嗓音的通禀:“启禀主子爷,礼部尚书何孟春宫外候见。”

“宣。”

他简短地吩咐了一声,身体稍稍坐直了些。

暖阁厚重的门帘被两名小内侍轻轻掀起,礼部尚书何孟春迈着沉稳的官步走了进来,行至御案前数步,何孟春一丝不苟地整肃衣冠,依足臣礼,深深拜伏下去,额头触地,声音洪亮而清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礼部尚书何孟春,叩见吾皇万岁!”

“何卿平身。”

朱厚照抬手虚扶了一下,“赐座。

卿此时入宫,有何紧要?”

小内侍早已搬来一个紫檀木绣墩,放在御案右下稍远的位置。

何孟春谢恩起身,又躬身行了一礼,才在绣墩前半边屁股小心坐下,方道:“启奏陛下,佛郎机使臣皮雷斯声言,勘合已,合约已定,待陛下示下。”

朱厚照听着,手指在御案上轻轻点着。

“嗯。

朕记得。

合约既已勘明无误,准其依贡例互市便是。

礼部循旧例处置,何须专奏?”

“陛下,”

何孟春的声音里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为难,“使臣皮雷斯与前两日,再递文书于我鸿胪寺通事。

乞问其佛郎机国僧侣入觐一事禀告圣裁。”

朱厚照于是道:“尔部议论过了么?”

何孟春呈上奏本道:“臣等遵旨集议:礼部已会同鸿胪寺、会同馆等衙门,将佛郎机传教士来华根由、过往行迹逐一详查,务必验明其身份,杜绝间谍潜行、奸宄混入场之嫌。

至人员筛选之法,当择其学识渊深、技艺卓绝且品行端方者,量才引入宫中。

譬如擅丹青绘事者,准入内廷画院供职。

其余传教士,可暂安置于会同四译馆,令其研习华语、熟习中华礼仪,待其渐通教化后,再视其才具以备他日选用。

以上议处,伏请陛下圣裁。”

朱厚照脸上那点慵懒和感慨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

他身体微微前倾,看着何孟春:“可。”

朱厚照不看奏本接着又问:“定于何所召见?”

何孟春闻言便道:“启奏陛下,圣意念其异域殊俗,欲留供宫廷,以观其学。

臣等仰体圣怀,然事关典制,不敢不察古鉴今,谨陈管见。

乞将佛郎机僧侣安置于皇城外围之会同馆或四夷馆侧殿,其见驾之处,宜择外朝偏殿,如武英殿又或文华殿东庑,非奉特诏,不得踏入乾清门以内。

此循‘外臣朝见必在外朝’之制,既全圣意,又防僭越。

见驾时,令其行“四拜礼”

,如外藩贡使例,不得行其教内礼仪;对话由通事传译,所言若涉教义,令其简明陈述,不得宣讲;若献技艺,许于殿外试演,由工部、钦天监官陪同验看,礼部派官监临。”

朱厚照闻言便知这何孟春是做足功夫了,于是道:“可。”

何孟春见此又道:“佛郎机僧侣每日起居由鸿胪寺官记录,出入需礼部牌票;若有与外人交接,必先报礼部备案;其教内仪轨,不得在皇城内外公开举行,若私设坛场、传经布道,即按“左道惑众”

例处置。”

“可。”

朱厚照很痛快的准了。

武英殿是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的场所,文华殿也有这种功能,定在这里也算事,总不能让一群外国人来乾清宫。

同时详细记录并约束他们的言行,也是为了保护他们。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