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颁奖典礼即将开始(1 / 3)

加入书签

    应付完记者,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晚饭,接下来,顾志钟和楚江峰等人各自参加自己的聚会,而许青舟终于有时间跟家人一起逛逛夜景。

    去老城区(Gamla Stan)夜游。

    老城区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是欧洲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区之一,以中世纪石砌房屋和巴洛克风格建筑为主。

    鹅卵石街道在暖黄色路灯照射下泛着湿润光泽,梅拉伦湖沿岸路灯倒映水面,连接老城与市政厅的 Riksbron桥灯光如链,与对岸骑士岛教堂尖顶剪影传递出古老的气息。

    宋瑶,宋露露和王霞萍,张军丽四个女人在前面走着,兴致高昂,许青舟三个男人则是在身后跟着。

    “啧啧,欧洲这边真是得天独厚啊。”许守云视线从远处的一位抱着吉他的小哥身上收回,一阵咋舌。

    “是啊,这就是人少的好处。”宋世松在一旁感慨:“来一趟欧洲,倒是有点理解为啥有些人来这边之后就不愿意回去了。”

    夏国,只要稍微有名点的景区,节假日那都是人挤人。

    那些主打的小众旅游地,要么是网红虚构的,一片草地拍成草原,要么就是你刚发现,赶去的时候又成了人堆。

    “但终究没有自己的国家好。”许守云说道。

    宋世松很认同:“对,周围全都是老外,哪有呆在自己家乡舒服。”

    “发展嘛,总是需要时间的。”

    许青舟笑着说道:“夏国这些年发展挺好,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说不定就是外国人往咱们那边跑了。”

    以前读书的时候一直在课本上看到“地大物博”几个字,但随着认识和眼界开阔起来,发现并没有那么乐观,有着14亿人口做分母,所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排世界后位。

    这也是他重视能源的原因。

    对于一个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能源是重中之重。

    “嘿嘿,你小子要是能搞个和诺贝尔奖一样的东西就好了。”

    许守云开始幻想起来,顿了顿,开玩笑地说道:“这样,夏国的科学家领大奖就不用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

    “堪比诺贝尔奖的奖项要真有您说的这么容易就好了。”

    许青舟哑然失笑。

    诺奖级奖项的核心瓶颈在于公信力赤字,而非资金或技术。

    通俗点说,有钱就搞不定。

    诺贝尔奖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才有现在的权威,首先是国际学术公信力,需要得到认可,其次是科研生态,顶尖成果持续产出,国际话语权提升,最后还得资本与运营机制,保证有长效的资金池

    总之,相当困难。

    没个几十年的时间,真不容易办到。

    “你们三个在后面絮絮叨叨说啥呢,过来拍照了!”

    王霞萍在远处喊。

    “来了来了。”

    一家人拍合照,逛到10点多才疲惫地回到酒店。

    许青舟去冲了个澡,就坐在桌前,打开电脑。

    研究那边,量子传感磁场监测系统的实验数据还没有出来,才晚上10点,他准备再看看超对称ζ函数理论。

    12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